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答案] 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
【参考译文】
我曾谈论过天道和人事的区别,认为人没有什么事不能做出来,只是天不容许人作伪。人的智谋可以欺骗王公,却不能欺骗小猪和鱼;人的力量可以取得天下,却不能取得普通老百姓的民心。所以韩公的专心诚意,能够驱散衡山的阴云,却不能够挽回宪宗佞佛的执迷不悟;能够驯服鳄鱼的凶暴,却不能够制止皇甫镈、李逢吉的诽谤;能够在潮州老百姓中取得信任,百代都享受庙堂祭祀,却不能使自身在朝廷上有一天的平安。原来,韩公能够遵从的,是天道;他不能屈从的,是人事。
名师教你解题
三、看修辞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断句依据,我们还要了解一点,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中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对偶、顶真、排比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手法,这一特点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我们把这一步总结为明修辞,巧判断。如《愚公移山》中“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如[例6]中的句式“可以……不可以……”结构相对,“能……而不能……”三个分句又构成排比句式,这些都可作为断句的标志。
第方案 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祐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祐谏曰:“今大人逾越五领①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昔马援以薏苡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垣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祐辞谢而已,守志如初。
(选自《后汉书•吴祐传》,有删改)
【注】①领:通“岭”。②薏苡:一种禾本科植物。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
A.今大人逾越五领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
B.今大人逾越五领/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