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一语文
易优作文网——苏轼《南堂五首(之五)》《纵笔三首(之二)》阅读理解及答案

苏轼《南堂五首(之五)》《纵笔三首(之二)》阅读理解...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400字

苏轼《南堂五首(之五)》《纵笔三首(之二)》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苏轼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堂五首①(之五) 纵笔三首③(之二)

扫地焚香闭阁眠, 父老争看乌角巾④,

簟②纹如水帐如烟。 应缘曾现宰官身。

客来梦觉知何处, 溪边古路三叉口,

挂起西窗浪接天。 独立斜阳数过人。

【注】①苏轼被贬至黄州时作,时年42岁。②簟:竹席。③苏轼被贬至儋州(今属海南省)时作,时年64岁。④乌角巾:隐士们喜戴的黑色头巾。

29.这两首诗都是作者被贬时所作,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请结合画线诗句进行分析。

答:①不同。前诗“客来”二句写诗人梦中醒来,不知身在何方,但见西窗外水天相接,烟波浩渺。诗人不被贬谪所困,仍能悠然欣赏自然环境的清静壮美,表现出一种旷达、洒脱的情怀。后诗“溪边”二句写热闹过后,路人稀少,斜阳下诗人只身独处,在方向不明的三叉路口,百无聊赖地数过往行人。蕴蓄着诗人晚年被贬,对不幸身世与不平社会的感叹,表现出落寞与不平的情怀。②相同。后诗“溪边”二句写诗人悠闲地独自站在溪边的三叉路口,在斜阳余晖下,数着一个个的过路行人。表现出诗人摆脱了被贬的痛苦,心中满是闲逸洒脱的情怀。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苏州语文阅读写作培训课程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1.html>苏州中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a>

《苏轼《南堂五首(之五)》《纵笔三首(之二)》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5-06



    2024-09-23-250347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