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一语文
易优作文网——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阅读理解及答案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600字

易优语文评测系统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A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却对马克思的著作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精神实质。

B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抄》,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C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D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小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小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1、引文部分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论证方法。

2、A段引文强调了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段引文强调了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段引文强调了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例证法;引证法

2、强调今天学习“应该抱虚心的态度。”

3、引诸葛亮的例子,赞扬“观其大略”式的“不求甚解”的高明。

4、宋儒陆象山的语录,说明“未晓处且放过的方法与陶渊明的提法”很相似。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更多语文试题请访问“易优语文测评系统”,名著名篇阅读效果检测,中小学语文题库,在线模拟考试。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阅读理解...》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8-10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