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一语文

《捣练子·夜如年 贺铸》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500字

易优作文网——《捣练子·夜如年 贺铸》阅读理解及答案
《捣练子·夜如年 贺铸》阅读理解及答案


《捣练子·夜如年》阅读答案

贺铸

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

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注释:本词作于北宋,北宋政治羸弱,且常被少数民族侵犯,作者也十分关注社会及国运。捣衣:把布帛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棉软以便裁缝。此处为捣寒衣、战衣。破除:唐宋人口语,消除,除去,消磨。

8.诗前面写“万杵千砧捣欲穿”,后文却说“不为捣衣勤不睡”。既然夜不睡不是因为捣衣,那是为了什么?请简析。(5分)

9.作者在末句说“破除今夜夜如年”,站在作者角度,试推测作者面对此情此景时内心的思想情感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8.(5分)

前文写“万杵千砧捣欲穿”是表明为了远在边疆的亲人准备寒衣,但准备寒衣也不必一夜不睡;(1分)

学书法,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少儿书法培训</a>,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



后句写不为捣衣,表明,女主人公还有一层对远征家人的深切痛苦的思念之情。(2分)

这思念的痛苦无法排谴,只能借这“捣衣”来消磨时光,打发这夜晚难过的时间,减轻心中思念的痛苦。(2分)

9.(6分)

作者的思想感情有:

(1)表达对夜里捣衣难眠的思妇的同情及借思妇对千万远离家乡在战场上长年征战战士的同情(3)

(2)对因大宋政治的软弱而造成的“思妇难眠”“捣声沉重”的一系列社会现状的愤慨。 (2分)

(3)由此景已久而产生对国运的堪忧 (1)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捣练子·夜如年 贺铸》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7-27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