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一语文
易优作文网——“西江月 黄陵庙”“[双调] 沉醉东风 秋景”比较阅读试题及答案

“西江月 黄陵庙”“[双调] 沉醉东风 秋景”比较阅...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500字

“西江月 黄陵庙”“[双调] 沉醉东风 秋景”比较阅读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和元散曲,回答问题。(8分)

西江月 黄陵庙

张孝祥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这首词是张孝祥由湖南长沙改任湖北荆州时,途经黄陵山下,遇风阻所作。

[双调] 沉醉东风 秋景

卢挚

挂绝壁枯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

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1)这两首诗描写的旅程,在时间顺序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具体意象,作简要分

析。 (4分)



(2)《西江月》上片和《沉醉东风》开头四句分别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两首词都描写了一幅潇湘秋景图,但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4分)



参考答案:

12.(8分,每小题4分)

(1)《西江月》写的是晚上出发,到黄昏滞留,(1分)标志是明月和斜阳。(1分)《沉醉东风秋景》则是黄昏出发直到夜深,(1分)标志是残霞、静夜和月影。(1分)

(2)《西江月》运用浪漫主义手法,生动别致的主观想象,充满了神话色彩。(答“拟人”也给1分)。(1分)《沉醉东风 秋景》化用了李白和王勃的诗句。(1分)

《西江月》表达了作者虽遇风阻,却欣然接受的乐观喜悦。(1分)《沉醉东风 秋景》通过美丽壮阔的场景描写,表达了作者宁静悠闲、胸襟开阔的心情。(1分)

附诗歌鉴赏:

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秋八月,张孝祥离开湖南长沙,到达湖北荆州(今江陵)任职。这首词是他在赴任途中所作。词题一作“阻风三峰下”。词句亦稍有差异。他在给友人黄子默的信中说:“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黄陵庙在湖南湘阴县北的黄陵山。相传山上有舜之二妃娥皇、女英庙,故称黄陵庙。可见孝祥在赴任途中曾为风浪所阻,然而他的用意不是在正面描绘汹涌澎湃的波浪,而是着眼于波臣风伯的“善戏”。因此词人倾注了浓烈的主观想象色彩。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起两句写舟泛湘江一路行来的景色。只写“一船明月”、“千里秋江”,其他美景堪收、旅怀足慰之事,下必细数。以下转入黄昏阻风情事。“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两句,由自我想象而进入一种主观幻觉心理的境界。词人不说自己的行船为大风所阻,不得行驶的实况,却通过生动别致的想象,写水神热情地邀请他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色。这种浪漫主义手法,使人感到似幻似真,从而增强了词的艺术魅力。

下片借景抒情。“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面对风遏行舟的情况词人此刻的心境,犹如苏轼《定风波》词中所写:“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样泰然自如。不过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切望风向转变。如果明天能够转为顺风的话,那么今天露宿在江边也是心情舒畅的。

结尾以“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两句收结,别具情味。《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是

《“西江月 黄陵庙”“[双调] 沉醉东风 秋景”比较阅读试题及...》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4-27



    2024-09-23-239682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