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一语文

扭秧歌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600字

易优作文网——扭秧歌阅读理解及答案
扭秧歌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园地。

扭秧歌,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它是农民在插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述讲述)说:每年春耕时,农家的妇女儿童数以十计,一起到田里插秧,一人敲起了大鼓,鼓声一响,“群歌竞作,弥日不绝”称之为秧歌”。它最早以唱歌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成舞蹈和戏剧表演的形式,并流行于我国南北各地。逐步演变成灯会、年节中必须表演的习俗。清初,北京正月到处都有“秧歌小队闹春阳”,围观的人喜闻乐见,妇女们连头上的金钗都被挤掉了,达到盛况空前的程度。湖州的灯节,每夕各坊市都必须伴唱秧歌。《柳边纪略》中(记述记载)了当时黑龙江边缘地区的元宵节,人们组织起秧歌队,伴以锣鼓,“舞毕乃歌,歌毕乃舞”,通宵达旦。然而,嘉陵区地处浅丘,农民插秧时节的农活十分(沉重繁重),人们不可能在栽秧现场扭秧歌。所以,这种男女老少都喜爱的活动,只有在逢年过节等喜庆的日子里,由组织起的秧歌队来进行。 作文网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中小学生学语文阅读写作的好帮手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喜闻乐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宵达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选出文中括号内用得恰当的词语。

3.秧歌最早以_________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成_________和_________表演的形式。

4. 你还了解有关秧歌的哪些趣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

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

2.记述 运载 繁重

3.唱歌舞蹈戏剧

4.扭秧歌的类型可划分为“地秧歌”。踩着高跷表演的叫“高跷秧歌”。由于受川北地域条件影响,嘉陵区大都以表演“地秧歌”为主。(答案不唯一)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学书法,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少儿书法培训</a>,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



《扭秧歌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7-2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