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解释加粗的词语。
(1)伐竹取道______________
(2)为坻为屿______________
2.翻译。
(1)如鸣珮环。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尤清冽。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小石潭,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段运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href=https://www.EuZw.net/>小学生语文培训,苏州易优阅读写作同步提升</a>
参考答案:
1.(1)开辟(2)水中高地
2.(1)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相碰发出的清脆的声音。
(2)水格外清凉。
3.声音:如鸣佩环;形状:石头怪异;周围景色优美:青树翠蔓。
4.比喻:“如鸣佩环”,生动表现水声的悦耳清脆。
5.使读者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画面感,使小石潭的出现有悬念,出现后层层见其美丽景致。(意对即可)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更多语文试题请访问“易优语文测评系统”,名著名篇阅读效果检测,中小学语文题库,在线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