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连谏的《回首》一文,完成1—5题。
①出门前,母亲怯怯地望着天空,一副欲说还休的样子。三十年了,她们俩面对面时,她总是这样的神态,撒娇亲昵在她们之间从未出现过。她两岁时被父母送给亲戚收养,原因是他们想要个儿子,她却是第四个女儿。
②因是太近的亲戚,她的身世从未被保密过,依旧喊他们爸爸妈妈,但心的距离,却越隔越远,随着她渐渐长大,她开始怨恨他们,只是用所谓的修养遮掩起来罢了。每次回去,她找不到回娘家的亲昵之感,而是像做客,他们也像待客般客套,惟恐招待不周。
③无所眷恋,每次离开,她总是匆匆而去,从不回头,惟恐一回首的瞬间,相送的人早已回去,落得更多凄凉在心头。
④这一次,她侧着身体,顶着风沙,向长途车站的方向艰难移动,一种叫做孤独或者落寞的东西在心里挤呀挤的,忽然,她想转身,想知道有没有目光追随在自己背后。只这一眼,似乎所有的风沙都已静止:风沙里,父亲紧紧拽着母亲的胳膊,她似乎在挣扎着,要向她离去的方向移动。
⑤那是第一次,她看见苍老已经佝偻了他们的身体,染白了他们的鬓角,那种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只有在面对她的背影时,才会肆无忌惮地流露出来。
⑥显然,她的转身让他们意外。他们先是愕然,然后,母亲飞快地揉揉眼睛,好像风把沙子吹进眼里了。她的泪,刷地流下来。风没有把沙子吹进她眼里,她知道,让母亲落泪的也不是沙子,而是她心里有爱却不能表达。
⑦那天,她留在了小城,一整夜他们都在聊天,那些带着些许谴责的话,她没有去问,因为,在风沙中回首的刹那,她穿越了他们苍茫的眼神,知道了属于她的那份爱一直搁置在他们心里。
⑧在每个孩子呱呱坠地时,都会有一份爱与牵挂随之诞生在父母心里,无论以怎样的方式和孩子分离,这份爱都会扎根在每一位父母的生命里。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应该学会适时回首,看看有没有一份不曾感知的爱,被丢在了身后。
(选自《感动文摘》2008年第9期)
1.本文围绕“回首”写了什么事?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2分)
2.第4小节划线句中加点处的“风沙都已静止”该如何理解?(14分)
3.请选出下面对各小节划线和加点处的理解有明显错误的一个( )(22分)
A.第1小节中的划线句,是表现母亲因从小把女儿送给亲戚而心存愧疚,想表达对女儿的爱或说些道歉的话而难以开口的尴尬。
B.第2第5小节中的划线句,是表现父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