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①仅仅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我们便听到了众多老牌纸媒的噩耗。拥有79年历史的美国老牌杂志《新闻周刊》宣布,最后一期印刷版杂志发行后停刊,全面转向数字杂志。德国《纽伦堡晚报》、《法拉克福论坛报》、《德国金融时报》相继停刊,法国第二大经济类报纸《论坛报》也寿终正寝。这股“纸媒之死”的洪流当然也淹没了图像类新闻杂志。
②早在1972年美国《LIFE》第一次停刊之时,专栏作家沙纳·亚历山大当时还不肯相信:“摄影杂志没有死,人们既未停止阅读,也没有丧失对周围世界的兴趣。”这话说得固然不错,然而他没有料到脱离了纸这种介质,人们依然可以通过电子屏幕观看图像,亦能够畅游网络,保持着对周围世界更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Google Books阅读自《LIFE》创刊至1972年的所有文章,也能够看到它所有的精彩版面。像纸张扼杀竹简一样,数字化把成吨的纸张简化到一张光盘上。今天这个时代并没有失去任何新闻和惊心动魄的照片。相反的,图像类纸质媒体和新闻摄影师们却正感到自己失去了一个时代。
③然而旧的死去并不一定是件坏事。正如法国VU图片社创始人Christian说道:“我们已经有了获取新闻和图片的新渠道。纸张可以算的上是一种奢侈行为。我们为什么还要砍伐大量树木,污染大片水源?”况且,新形式的报道并不亚于传统媒体。轰动一时的“维基解密”就是新式媒体的代表。2010年7月,维基联合《卫报》发布“阿富汗战争日记”专题,内容包含超过几万份关于阿富汗战争的文档。10月,再次和商业媒体公司合作,公开了超过400000份伊拉克战争纪录。这使得每起在伊拉克以及跨越伊朗边界死亡事件的地点,都可以在地图上找到。此举极大震撼了美国政府,某种程度上,他们对于一个平民组织无能为力。它所发布的文件大多都来源于网民的自发上传,“维基解密”只负责将上传的材料去伪存真。同时,整个网站的核心人员只有几个人,不存在传统媒体那样庞大的采编队伍。人们只需要点击鼠标,便可以做到转发新闻故事,自由传播。这何尝不是一种进步?
④网络让地球的距离从未如此短过。在西方以Twitter 、Facebook 以及Instagram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和图片分享软件,构成了新媒体的生态环境。“即时发布”和“我在现场”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在中国,数以亿计的人们通过微博交流着自己的看法,行使着自己的权利。我们很容易回顾这些事件:北京“7·21”大雨,数万人被困大雨中,网友在微博上直播雨势和交通情况。更早一年的“7·23高铁事故”像一个打开闸门的开关,奔涌出普通人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和讨论。快速和信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