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一语文
易优作文网——春夕 崔涂 阅读理解及答案附赏析

春夕 崔涂 阅读理解及答案附赏析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2700字

春夕 崔涂 阅读理解及答案附赏析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五湖,指春秋越国大夫范蠡隐居的太湖,这里指崔涂的家乡富春江一带。《春夕》是作者旅居湘鄂时所作。

(1)请谈谈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2)颔联用了什么典故?此外,颔联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表达特色?(3分)

(3)概述全诗表达了作者那些情思?(4分)

阅读答案:

9(1)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点明在异乡送春归的诗人形象(点明春归时节我身在异乡);引起下文诗人凄楚的情怀的抒发。(每点1分)

(2)分析:典故:庄周梦蝶(或:杜鹃啼血)(1分)

虚实结合: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下句实写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只有子规月相伴。

烘托渲染(视听结合):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注意,视听结合分析时不能将蝴蝶一句作为视觉描写)

曲折层递: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梦醒而更思乡,子规啼唤,愁上加愁,这三层愁情,一层比一层深。(每点1分,写出两点即可。)

(3)分析: 春逝之伤;思乡之苦;迟暮之悲(或对范蠡功成身退的羡慕);故园美好却欲归不得的矛盾。(答出1点1分,2点2分,3点4分)

(1)请谈谈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2) 颔联用了什么典故?此外,颔联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表达特色?(3分

(3)概述全诗表达了作者那些情思?(4分)

(4)子规是哪种鸟的别名?李白的《蜀道难》中哪两句也是写子规的?(2分)

(5)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6)诗的前四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3分)

(7)结合全诗,简析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阅读答案:

(1)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点明在异乡送春归的诗人形象(点明春归时节我身在异乡);引起下文诗人凄楚的情怀的抒发。(每点1分)

(2)分析:典故:庄周梦蝶(或:杜鹃啼血)(1分)

虚实结合: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下句实写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只有子规月相伴。

烘托渲染(视听结合):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注意,视听结合分析时不能将蝴蝶一句作为视觉描写)

曲折层递: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梦醒而更思乡,子规啼唤,愁上加愁,这三层愁情,一层比一层深。(每点1分,写出两点即可。)

(3)分析:春逝之伤;思乡之苦;迟暮之悲(或对范蠡功成身退的羡慕);故园美好却欲归不得的矛盾。(答出1点1分,2点2分,3点4分)

(4)杜鹃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5

《春夕 崔涂 阅读理解及答案附赏析》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4-27



    2024-09-23-260003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