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一语文
易优作文网——朱友山 阅读理解及答案

朱友山 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2100字

朱友山 阅读理解及答案


朱友山

杨林海

在我们瓷片族中,朱友山绝对算得上一个大家。

朱友山玩瓷片的时候,根本没人意识到古代的碎瓷片能玩──他在市住建局上班,有一次去工地上量土方,忽然看见一个明代的土坑里挖出几块碎瓷片,拿到水下冲洗,他发现上面用青花画了一人一鹿。

朱友山觉得好玩,把它放进提包里。

有一次碰到个文博专家。文博专家懒懒地说了一句:粗大明。

什么意思呀?

明朝的民窑瓷器大多粗陋不堪。

朱友山当时只觉得这个瓷片好玩,并不知道它的朝代。

赶紧孙子一样地过去请教,人家告诉了他明朝的瓷器釉色和底足的特点。

说到上面的青花图案,人家启发他:你看这个人戴的官帽,再看这只鹿在哪里。

帽子很高,鹿在他的身后只露出一个头。

对了,这叫高官(冠)厚(后)禄(鹿)。

虽然粗──底足上沾满了瓷渣──可是胎薄釉厚,应该是读书人为求一个好口彩而使用的器物。

哦?

哦!

过去古玩行里有一句行话:瓷有毛,不值分毫。朱友山手里的只是个碗底儿,文博专家虽然说得头头是道,却也并没有觉得有多珍贵。

但是朱友山喜欢──喜欢,就留着玩呗,他用鞋盒盛好,拿一个小本子把文博专家的话工工整整地记下来。

再去工地量土方,烟呀酒的就免了。

工地上的甲方会事先把挖到的碎瓷片捡起来,清洗干净──放到他的自行车上。

等到别人意识到瓷片也算是个玩意儿的时候,朱友山已经收了十多年,他的瓷片已经有了几万片。

等到文庙的地摊上开始有瓷片卖的时候,朱友山已经有了几十万片。

虽然现在瓷有毛,不值分毫的话已经不再有人提起,但玩瓷片的人还是像写网络小说的作家一样不被重视──省古陶瓷研究会好歹同意在全省瓷片族中发展一名会员。朱友山成了当然的人选。

──古陶瓷研究会的专家那都是什么样的专家啊,人家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米还多呢。

那时候朱友山早已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我们一边送他去省里面试,一边嘱咐他:人家愿意吸收你,实在是给了咱瓷片族大面儿了──见了专家们,咱得看人家的脸色行事。

八十多岁的朱友山像个孩子似的一脸得意:我懂,混社会我有一套──当年在住建局,有个领导说我不务正业,最后还不是被我摆得妥妥帖帖的?

古陶瓷研究会的专家倒也没有接受我们孝敬的烟呀水呀,人家随手从博古架

《朱友山 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4-27



    2024-09-23-267809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