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一语文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隋论》阅读理解及答案

文言文《隋论》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2600字

文言文《隋论》阅读理解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隋论

苏辙

人之于物,听其自附,而信其自去,则人重而物轻。人重而物轻,则物之附人也坚。物之所以去人,分裂四出而不可禁者,物重而人轻也。故夫智者或可与取天下矣,而不可与守天下。守天下则必有大度者也。何者?非有大度之人,则常恐天下之去我,而以术留天下。以术留天下,而天下始去之矣。

秦、隋之亡,其弊果安在哉?自周失其政,诸侯用事,而秦独得山西之地,不过千里。韩、魏压其冲,楚胁其肩,燕、赵伺其北,而齐掉其东。秦人被甲持兵,七世而不得解,寸攘尺取,至始皇然后合而为一。秦见其取天下若此其难也,而以为不急持之,则后世且复割裂以为敌国。是以毁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绝天下之望。其所以备虑而固守之者甚密如此,然而海内无聊,莫有不忍去之意。是以陈胜、项籍因民之不服,长呼起兵。岂非其重失天下,而防之太过之弊欤?

今夫隋文之世,其亦见天下之久不定,而重失其定也。彼见天下之久不定也,是以既得天下之众,而恐其失之;享天下之乐,而惧其不久;立于万民之上,而常有猜防不安之心,以为举世之人,皆有曩者英雄割据之怀,制为严法峻令,以杜天下之变。谋臣旧将,诛灭略尽,而独死于杨素之手,以及于大故。终于炀帝之际,天下大乱,涂地而莫之救,则夫隋之所以亡者,无以异于秦也。

悲夫!古之圣人,修德以来天下。天下之所为去就者,莫不在我,故其视失天下甚轻。夫惟视失天下甚轻,是故其心舒缓,而其为政也宽。宽者生于无忧,而惨急者生于无聊耳。及观秦、隋,唯不忍失之而至于亡,然后知圣人之为是宽缓不速之行者,乃其所以深取天下者也。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韩、魏压其冲 冲:要塞 B.其弊果安在哉 果:到底

C.寸攘尺取 攘:通“壤” ,土壤 D.诛灭略尽 略:全,皆

6.【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答案】D

【解析】攘:夺取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燕、赵伺其北,而齐掉其东 剑阁峥嵘而崔嵬

B. 以绝天下之望 微以自文于君亲

C.陈胜、项籍因民之不服 项王因留沛公于饮

D. 独死于杨素之手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答案】A

【考点】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A 连词,表并列 B连词,表目的/介词,用来; C连词,趁着/于是; D介词,在/对于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其所以备虑而固守之者甚密如此,然而海内无聊,莫有不忍去之意(4分)

(2) 涂地而莫之救,则夫隋之所以亡者,无以异于秦也。 (4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文言理解与翻译的能力。

【答案】(1)他们想到用来坚固地守护天下的办法是这么的周密、严谨。但是百姓没有依靠,不堪忍受怀有离秦而去的念头。

(2)(天下)一败涂地而没有办法挽救

《文言文《隋论》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4-27



    2024-09-23-238040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