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一下欧盟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贾格兰宣布欧盟为诺贝尔和 平 奖得主时称:“欧盟与其前身六十多年来致力于推展欧洲和平与和解、民主与人权,欧洲大半地区由战争之陆转化为和平之陆,欧盟居功至伟。”
这段向欧盟致敬的文字,的确是事实。法国与德国这两个世仇,在不到一个世纪就进行三次全面战争后,终于放下武器。六十年前,欧洲基督教文明兄弟们仍处在冷战鸿沟的两端,柏林墙的倒塌只是去除了彼此的藩篱,在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一个家庭式的欧洲才真正形成。从此以后,欧洲大陆上的基督文明弟兄们或许还有些龃龉,但是保证不会再兵戎相见。战争的鲜血固然促使他们反省,但是让他们能够携手合作前行的却是致力于欧洲统合的欧盟。
欧洲大陆是属于欧洲人的,但是要进入欧盟大家庭则必须遵守欧盟所设定的规范。这个规范是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价值体系,一个不可挑战的原则,即民主、法治、人权与市场经济。只要遵守这些原则,其他都好商量。
这六十年来,这个家庭的成员愈来愈多了,他们之中,有的为了权力的分配争执,有的为了利益的争夺彼此叫骂;有的愿意共同使用一个货币,有的却仍旧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国币。但是有一点的确都做到了,再怎么吵,民主与人权已成为他们共同的信仰。
共同管理武器要使用的煤钢是确保和平的最好方法。在这样的构想下,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经历战争后的欧洲国家已不再是昔日的强权,彼此的经济力量统合后才能壮大,因而1958年又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确保和平”与“经济发展”是欧洲统合的初衷,六十年过去了,初衷早已实现,在它一甲子大寿的日子,得份大礼,应该也不为过。
欧盟这个大家庭里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大家长,成员之中有像认真工作因而累积大量财富的德国,有爱好政治权力喜说大话爱耍威风的法国,有不喜这个家庭管束太多而偏好特立独行的英国,也有爱好享乐不认真工作因而欠了一屁股债的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南欧国家。让这些人能够聚在一起几十年,的确已经不是件容易的事,单就这一点,也应该给些掌声。
一些西方的金融投机客,介入了欧盟,搅乱了一池春水。金融危机所引发的欧债危机让欧盟发生严重龃龉,近日在希腊街头,看到人民高举“纳粹默克尔”的图片,要求与德国算二战时的老账。南方的穷弟弟与北方的富哥哥看对方愈来愈不满意了,有些成员甚而闹得要分家了。
在一旁的挪威,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它了解到一个和平与繁荣的欧洲对于挪威是非常重要,这个斯堪的纳维亚小国从来就不是个强国,它的命运不可能离开欧洲;另一方面它又担心自己富有的石油利益可能会被瓜分,因而在1972年与1994年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