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一语文
易优作文网——《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阅读理解及答案

《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300字

《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阅读理解及答案


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坐误斫昭陵柏树,仁杰奏罪当免职。高宗令即诛之,仁杰又奏罪不当死。帝作色曰:“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左右瞩仁杰令出,仁杰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易。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千之诛。昔汉文时有盗高庙玉环,张释之廷诤,罪止弃市。魏文将徙其人,辛毗引裾而谏,亦见纳用。且明主可以理夺,忠臣不可以威惧。今陛下不纳臣言,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从今日为始。古人云:假使盗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帝意稍解,善才因而免死。

[注]①象魏:宫廷外面的阙门,古代悬法于上。

8.对下面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坐误斫昭陵柏树 坐:因犯……罪

B.左右瞩仁杰令出 瞩:示意

C.罪止弃市 止:只是

D.且明主可以理夺 夺:使……改变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必须杀之 B.不惧比千之诛

C.陛下作法,悬之象魏 D.陛下何以加之

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狄仁杰在一年之内审理了17000个案例,居然没有发现一个冤案。

B.狄仁杰因为有幸遇到了尧、舜,所以不担心自己会像比干一样被杀掉。

C.狄仁杰认为高宗如果不纳谏,自己死后都没有脸面去见地下的张释之、辛毗。

D.狄仁杰劝谏高宗要勇于变法,实行仁政,不要滥杀无辜。

11.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

阅读答案

8.C(停止)

9. B(助词,其他为代词)

10. C(A项“居然没有发现一个是冤案”有误,B项“有幸遇到了尧、舜”有误,D项“勇于变法,施行仁政,不要滥杀无辜”有误)

四、(14分)

11.我听说违抗君王,违背君主,自古以来都认为是很难的事,我认为并不是这样。

(4分。“闻”“忤”“然”各1分,其余句意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译文:狄仁杰在仪凤年间担任大理丞,一年之内审理判决了积压案件达17000件,没有一个认为冤屈再要求申诉的。当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因不慎砍伐了太宗昭陵上的

《《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4-27



    2024-09-23-251358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