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一语文
易优作文网——《登舍身台》阅读理解及答案

《登舍身台》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400字

《登舍身台》阅读理解及答案


登舍身台

[明]戚继光

向来曾作舍身歌,今日登临意若何?

指点封疆余独感,萧疏鬓发为谁皤?

剑分胡饼从人后,手掬流泉己自明。

多。回首朱门歌舞地,尊前列鼎问调和。

【注】

①戚继光,明代抗倭名将;“舍身台”在河北遵化。

②封疆:诗中指边界。

③皤:白。

④胡饼:即烧饼,指干粮。

⑤列鼎:列鼎而食,指权门的豪华生活;调和:菜肴的味道。

(1)本诗前三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诗的前三联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为国为民尽心竭力的爱国将军(将领)形象。(1分)向来立志为国“舍身”;不顾鬓发“萧疏”斑白来为国保护“封疆”(镇守边关);身先士卒,与将士们同甘共苦。(3分,一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在线批改作文,<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2)本诗后四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使用对比手法。(1分)将眼前将士们风餐路宿的艰苦生活(吃着只有用剑才能分开的烧饼,喝着凉凉的山泉,就感到很满足了)与王公权贵的醉生梦死(品尝着山珍海味,还嫌不够味)进行对比(1分),表达了对王公权贵(的醉生梦死)的不满(批判、讽刺)(1分)。

(或:虚实对比,实写眼前将士们风餐路宿的艰苦生活,虚写王公权贵的醉生梦死。如果答“虚实结合”并有分析给2分)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登舍身台》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6-09



    2024-09-23-269437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