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高一语文
易优作文网——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阅读理解及答案

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600字

易优语文评测系统
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阅读理解及答案


1.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答:

2.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答:

3.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

4.在战前的谈话中,曹刿认可的是庄公的哪一句话?

答:

5.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 之时,第二次是在 之时(用原文填空)。

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军事两方面作简要分析。

答:

7.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又是什么?

答:

8.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答:

参考答案:

1.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

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2.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彼竭我盈,(故克之);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政治上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军事上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7.语言描写 议论

8.有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政治远见表现在战前对可否一战的讨论。军事才能表现在掌握战机,详察敌情,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更多语文试题请访问“易优语文测评系统”,名著名篇阅读效果检测,中小学语文题库,在线模拟考试。

《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阅...》添加时间:2024-09-23;更新时间:2025-08-11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