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九年级语文
易优作文网——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题专题

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题专题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7700字

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题专题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中)

——《中考新突破》艾军平主撰部分

〔冲刺训练〕

(一) 螳螂捕蛇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①,见臣蛇围②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反侧倾跌③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④其首,攧⑤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⑥,已破裂云⑦。

(摘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觇(zhān):探看②围:这里指蛇的身围。③反侧倾跌:形容蛇挣扎的样子。④攫:抓住,钳制。⑤攧(diān):甩脱。⑥革肉:皮肉⑦云:句末助词。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临( ) 则( ) 去( ) 竟( )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然审视殊无所见

译句:

3、用“/”给文中划波浪线处划分两处朗读节奏。

闻崖上有声甚厉。

4、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触?

(二) 宋人酤酒

宋人有酤①酒者,升概②甚平,遇③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邪?”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④壶瓮而往酤,而狗迓⑤而龅⑥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摘自《韩非子》)

注释:①酤:通“沽”,有“买”“卖”二义,视语境而定。②升概:升是古代量器,概是刮平升、斗的木棍或木片。③遇:招待。④挈:携带。⑤迓:迎。⑥龅:咬。

1、根据注释①,视语境判断“酤”到底为“买”还是“卖”之义?

(1)宋人有酤酒者 (2)挈壶瓮而往酤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县( ) 著( ) 怪( )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或令孺子怀钱

译文:

4、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地方划分朗读节奏。

问其所知长者杨倩。

5、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全文采用隐喻的手法。“宋人”比喻诸侯国君;“狗”暗指在国君手下办事的一些坏人;“孺子”泛指报效无门的士人,也是作者的自况。

B、这是一篇游说文字,目的在于打动击国君,重用象作者那样愿意为国效命的士人。

C、文章开头以排比句式,对“宋人”作了一番美化,称颂他办事公道,待人有礼,又有求贤治国的好愿望,想以此博得国君的好印象。

D、文中指出国君不能实现自己抱负的原因——猛狗当道,致使人们不敢问路,借以感悟国君应该:亲小人,远贤臣。

(三) (已用) 蝙蝠

凤凰①寿,百鸟朝贺,唯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倨傲乎?”蝠曰:“吾有足,属于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②生诞,蝠亦不至。麟亦责之。蝠曰:“吾有翼,属于禽,何以贺与③?”麟凤相会,语及蝙蝠之事,互相慨叹曰:“如今世上恶薄④,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真个无奈他何。”

(摘自《笑府》)

注释:①凤凰:传说中的神鸟。②麒麟:传说中的神兽。③与:同“欤”。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④恶薄:风气败坏,不淳厚。

1、请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划分三处朗读节奏。

如今世上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真个无奈他何。

2、请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如今世上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真个无奈他何。

3、文中说:“麟凤相会。语及蝙蝠之事”,请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

4、请猜猜“何以贺与”中“何以”是什么意思?( )

A、即“以何”,拿什么 B、为什么

C、即“以何”,凭什么 D、什么

5、你认为作者写蝙蝠意在让我们知晓它似兽非兽、似禽非禽吗?

(四) 郗超

郗超①与谢玄②不善。苻坚将问晋鼎③,既已狼噬梁歧,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尝与其在桓宣武④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⑤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⑥必能立勋。元⑦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注释:①郗超:东晋大臣。②谢玄:东晋名将。③苻坚将问晋鼎:苻坚,北方氏族首领。将问晋鼎,将要进攻东晋。④桓宣武:东晋大臣桓温,死后追称“宣武”。⑤履屐(lǚ jì):鞋子和木屐,比喻细小的事情。⑥容:估量。⑦元:大。

1、给文中划线句划分朗读节奏。

时人咸叹超之先觉……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善( ) 是( ) 济( ) 举( )

3、请选择下面两个加点词语的正确义项。

(1)既已狼噬梁歧( )

A、用狼吞吃 B、把狼吞吃 C、像狼似的吞咬 D、狼吃了

(2)入虎视淮阴矣( )

A、虎虎地看着 B、像老虎一样地盯着 C、老虎看着 D、虎视眈眈

4、翻译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1)见使才皆尽……

(2)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5、你对郗超这个人怎么看?

(五) 空桑生李

南顿①张助②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意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③溉灌,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④。”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因盲得视,远近翕赫⑤,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⑥。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乃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⑦之。

(摘自《风俗演义》)

注释:①南顿:地名。②张助:人名。③余浆:浇灌庄稼剩下的水。④豚(tún):猪。⑤翕赫:全都震惊起来。⑥滂沱:形容雨下得很大。这里指树旁摆满了酒肉。⑦斫:砍。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顾( ) 令( ) 间( ) 就( )

2、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两处)

(2)其下车骑常数千百。(一处)

(3)张助远出来还。(一处)

3、根据大意,请猜猜下面两个加点词语的意思。

(1)见“李核,意欲持去”中“李核”指( )

A、人名 B、一种东西 C、李子的核 D、李子

(2)“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中“空桑”指( )

A、枯空的桑树 B、空着的桑地 C、空心的桑叶 D、指一种东西

4、翻译文中划 的句子。

众犬吠声,因盲者得视

5、读后你有何感触呢?

(六) 捋须钱

张崇①帅庐州②,好不为法,士庶苦之。尝入觐③江都④,庐人幸其改任,皆相谓曰:“渠伊⑤必不复来矣!”

《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题专题》添加时间:2024-09-19;更新时间:2025-04-27



    2024-09-19-192739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