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的内容。
《曹刿论战》阅读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栖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安 安然无恙 B.公问其故 无缘无故
C.小信未孚 难以置信 D.弗敢加也 变本加厉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骄死于槽枥之间 B.行者休于树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能谤讥于市朝
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常用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夫战,勇气也
4.下面句子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何以战? B.何陋之有?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吾与徐公孰美?
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
(2)
(3)
6.当鲁庄公说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之后,曹刿才认为“可以一战”,为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7.《曹刿论战》是编者添加的一个题目。请你从文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所拟题目的合理性进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B (B.均为“缘故、原因”。A.养;平安。C.信用;相信。D.虚报;更)
2.C (A、B、D三项均为介词,后面加处所,意为“在”; C.也是介词,但后面加对象,意为“对”)
3.D (A.古义为“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是“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B.古义为“案件”,今义为“监狱”; C.古义为“第二次”,今义为“又一次”)
4.D (A.“以何战”的倒装; B.“有何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