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七年级语文
易优作文网——小石潭记 阅读理解及答案

小石潭记 阅读理解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400字

小石潭记 阅读理解及答案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选文第一段“全石以为底”句有什么作用? 提升作文素养,寻找作文素材,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suyang/>易优作文素养</a>。

答:交代小石潭“全石以为底”的特点,说明小石潭命名的缘由。

2.文章开篇落笔不凡,未见其景先闻其声,把水声写得清脆悦耳,不同凡响,文中哪一句清楚地表明了产生了这种效果的原因?

答:“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3.作者由“闻水声”到“伐竹取道”,才“下见小潭”,其中的“闻”“伐”“见”几个动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既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又表现了作者探幽、访奇的情趣。

4.“伐竹取道”说明什么?

答:一方面说明作者的游兴之盛,另一方面说明小石潭环境寂静,人迹罕至。 ——作文培训,作文投稿,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就来易优作文。
作文培训网站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 。


《小石潭记 阅读理解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09-20;更新时间:2025-05-05



    2024-09-20-204840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