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文化需要培育科学精神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化,由儒释道合力构成,领跑者无疑是儒家文化。因而我们的人文精神,便被打上了儒家道德文章的烙印。笃信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在国人眼中,科学乃器者、术者、艺者。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文化的中心要点就是一个道字。道的阐释者--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常态是坐而论道。道者,人道、天道也。前者人伦之道,后者自然之道。尤以人伦之道最为强势。铁肩担道义,所担者,人伦之道,而非真理。这种文化心态一直持续到20世纪。
我们的文化有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 )罕有科学精神。( )中国有四大发明,有浑天仪、圆周率等,( )这些都是科学发明,不等于科学精神。默顿认为,科学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中都会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结构,都有可能为科学精神的充分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民主制度与科学精神有最高度的吻合,因而是科学精神的最佳拍档。而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难以在制度上保障科学及其科学精神的同步发展。
第一期,有删改)
第一段这种文化心态是指 。(2分)
根据文意,可依次填入第2段空格处的一项是( )。(2分)
因而 即使 那么 B.因而 虽然 但
C.却 即使 那么 D.却 虽然 但
(二)简析第5段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3分)
(三)第6段划线句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中国古代取得了诸多的科技成就,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中拥有了科学精神。
20世纪被称为科学世纪,主要因为有诸多伟大发现和科学成就。
牛顿的科学研究成果与科学共同体相关,因为不属于他的私有财产。
梁启超认为相对尊重科学的人其实大多数并不懂得科学本身的价值。
根据文意,简析我们的文化缺乏科学精神的原因。(4分)
阅读答案:
一阅读80 分
《 一)( 16 分)
1 .国人普遍存在的重人伦(1 分)、轻真理(科学)的心态(1 分)。
2 . D ( 2 分)
3 .呼应第① 段,批评国人把科学看成器者、术者, 艺者;引出第⑥ 段批评国人把科学等同于现代技术、设备、生产线。(第⑤ 段中所谓太低、太粗实际上对应的是第① 段在国人眼中,科学乃器者、术者、艺者;所谓太呆、太窄主要对应的是第⑥ 段中我们接受现代技术、设备、生产线,却没有来得及在我们的文化中.适时接受乃至培育出科学精神, ) (答对1 点得2 分,答对2 点得3 分)
4 .只有人们不再功利地关注技术的成果和效用时,我们这个时代才会真正拥有科学精神。或者,只有人们不再功利地关注技术的成果和效用时,科学才会真正走进我们这个时代。(2 分)
5 . B ( 3 分)
6 .社会制度(或民主制度、社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