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文言文阅读理解)《论语·颜渊》阅读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600字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论语·颜渊》阅读答案
《论语·颜渊》阅读答案

  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①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②,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③。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论语·颜渊》)
  [注] ①达:通达,显达。②闻:有名望。 ③下人:下,动词。对人谦恭有礼。
  (1)子张与孔子对“达”的看法有何区别?(2分)
  (2)请简要分析孔子在回答子张时所阐述的观点。(4分)
  参考答案:
  9.(6分)
  (1)子张注重表面名声,而孔子更注重品德和礼义。(2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孔子从内在修养和对待他人等方面,提出了“士”只有做到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体察人情、不慕虚名,才算的事是真正的通达。(4分)
提升作文素养,寻找作文素材,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suyang/>易优作文素养</a>。

  [参考译文]
  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对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的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名声。”

——(文言文阅读理解)《论语·颜渊》阅读答案,来自易优作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作文。

《(文言文阅读理解)《论语·颜渊》阅读答案》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8-05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