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贞观政要·论俭约》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贞观政要·论俭约》阅读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900字

《贞观政要·论俭约》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昔大禹凿九山,通九江,用人力极广,而无怨讟(dú)者,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秦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至如雕镂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自王 公已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贞观二年,公卿奏曰:“依《礼》,季夏之月,可以居台榭,今夏暑未退,秋霖方始,宫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之。”太宗曰:“朕有气疾,岂宜下湿?若遂来请,糜费良多。昔汉文帝将起露台,而惜十家之产。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固请至于再三,竟不许。
  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孔子云:“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魏征曰:“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己以顺人。臣闻“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书籍所传,亦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太宗曰:“公所奏对甚善!非公,朕安得闻此言?”
  (选自吴兢《贞观政要·论俭约》 ,略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须贵顺物情 物:人 B.宫中卑湿 卑:低下
  C.陛下本怜百姓 怜:同情 D.隋炀帝志在无厌 厌:满足
  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唐太宗崇尚俭约的一组是
  ①朕有气疾,岂宜下湿? ②固请至于再三,竟不许。 ③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
  ④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己以顺人。 ⑤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⑥公所奏对甚善 !
  A.②④⑥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⑤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 项是
  A.本文所论俭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勤俭节约,而是针对王公贵族挥霍无度“则危亡之期可立待”展开讨论的,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性。
  B.贞观以来“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是王室和大臣们认真贯彻唐太宗俭约治国主张的必然结果。
  C.唐太宗不仅以古为鉴,对俭约治国有清醒的认识,而且身体力行,宁愿忍受疾病困扰也决不造屋避湿,体现了一代明君的高尚风范。
  D.魏征认为,隋炀帝亡国固然与喜欢奢侈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从另一方面对唐太宗提出劝谏,得到了唐太宗的赞许。
  12.阅读下面画线文字,在需要停顿的六处用“/”线画出。(3分)
  子曰:“诵《

《(文言文阅读理解)《贞观政要·论俭约》阅读答案》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3-61348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