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鱼我所欲也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鱼我所欲也阅读及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3100字

鱼我所欲也阅读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此之谓失其本心。
  1.选出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故患有所不辟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
  ③贤者能勿丧耳( )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
  3.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舍鱼而取熊掌也 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呼尔而与之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5.简答: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该句中的“是心”是指什么?
  ②“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指什么?
  ③“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特意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
  ④“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
  6.联系实际,简要评说孟子所主张的“义”。
  (二)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①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②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在括号里应填入的原文是:
  ①
  ②
  2.这段文字的论证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请用“‖”在原文上划分层次。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联系上文来看,是指 ,它跟下文中提到的 前后呼应,反映了孟子关于 的主张。
  4.这段文字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主要是采用 和 的论证方法。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这句的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使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得到生命的办法有什么不能用呢?
  B.如果人们喜爱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什么不可以使用呢?
  C.如果使人喜爱的不可能超过生命,那么凡是据此得以生存的东西什么不可以用呢?
  D.如果使得人们想得到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得到生命的办法,什么不能做呢?
  (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苟得: 
  (2)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辟:
  (3)乡为身死而不受。乡: 
  (4)是亦不可以已乎?已: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简答题。
  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 论证和 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

《(文言文阅读理解)鱼我所欲也阅读及答案》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3-616868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