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放鹤亭记》学案(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放鹤亭记》学案(附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800字

《放鹤亭记》学案(附答案)

  10 《放鹤亭记》学案
  编写 :李会霞 张晓娟
  【学习目标】
  1、 学生通过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文章内容。
  2、学生从了解苏轼生平入手,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重难点提示】
  1,虽然本册书为选修,但是文言文的学习重在积累,所以学生通过学习本课来积累文言词语,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进而读懂文章仍然是本课的重点。
  2,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这种复杂的思想源自于其坎坷的经历;本着从经历入手的原则,深入探究本文的思想内涵就是学生们在学习中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学生自学解决学习的重点。
  2、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指导来解决学习的难点。

苏州少儿书法培训,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少儿书法培训</a>,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


  【知识链接】 ——写作背景
  《放鹤亭记》是苏轼的小品文代表作,写于元丰元年,是作者自请外任期间留下的作品,反映出作者在政治斗争失败后崇尚隐逸,消极避世的思想情绪。文章记亭述鹤,借酒发感,叙议结合,亦文亦歌,抒发了个人清闲放旷、超脱尘俗的隐居之乐。苏轼以大家手笔,轻描淡写,点化议论,为我们构铸了一篇情理兼备,文采斐然的小品文。千百年来,盛读不衰。2004年高考湖南卷选用此文作为阅读材料,自有其关怀人文,创意出新之所在。
  【自学导航】
  一、 日积月累,滴水穿石:
  1、 实词
  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
  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 )
  ……,纵其所如( )

作文网推荐,<a https://wWw.euzW.net>易优作文网</a>,中小学生学语文阅读写作的好帮手


  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
  暮则傃东山而归( )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 )
  挹山人而告知( )
  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 )
  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 )
  啄青苔而履白石( )
  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 )
  2、虚词
  于 迁于故居之东 ( )
  作亭于其上 ( )
  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 )
  以 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 )
  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 ( )
  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 )
  其余以饱汝 ( ”)
  二、 速读课文,理清思路
  1,、通读课文后,请概述每段的大意。
  2细细感悟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描述鹤的?

——(文言文阅读理解)《放鹤亭记》学案(附答案),来自易优作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作文

《(文言文阅读理解)《放鹤亭记》学案(附答案)》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5-08



    2024-12-13-608393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