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记忆
矫友田
(A)每到槐花盛开的时节,在街头巷尾伴随着浓郁的花香,一声声悠扬的叫卖声,在村里此起彼伏:“赊……小……鸡喽……赊……小……鸭……”
那些面孔黧黑,挑着两个草编箩筐的卖雏鸡和雏鸭的商贩,人们亲热地称他们为“挑客”。他们大都来自山里,需要步行几十里山路,才能赶到我们这儿来。他们将箩筐摆在街旁或树阴下,里面的雏鸡和雏鸭“唧唧嘎嘎”地叫个不停。然后,他们点上一支纸烟,待吸完之后,便开始亮开嗓门吆喝。
在我的感觉里,挑客的吆喝是最动听最吸引人的声音。因为只要他们的叫卖声一响起来,箩筐旁边很快就会围满人,人们一边与挑客讲价,一边议论着雏鸡雏鸭的优劣。
待讲好价钱之后,谁看好哪几只雏鸡或雏鸭便可以带走。当然,在临走之前需要在挑客手中的笔记本上签一个名字,作为以后收钱的凭证。从来没有一个挑客出口跟买者索要现钱,这是他们的行规。到了秋后,庄稼都忙完了。那些挑客便会赶来,根据笔记本上的签名来收钱。而且收钱多少,是按照眼前成鸡所出公鸡与母鸡的数量来计算的,譬如出一只母鸡收2角钱,而一只公鸡仅收5分钱。
那时候,买者即使手中再拮据,也不会赖账,而且绝不会隐瞒一只成鸡或成鸭的“身份”。甚至是一些因为意外而夭折的小鸡和小鸭,只要当时能够辨别出来公母,买者都会对挑客如实相告。挑客自己也从来不用到鸡栏前查看,彼此都非常信任。
挑客收钱时,只要找到一家买主,剩下的事情便交给那家买主去做。他尽管坐在第一位买主家的院子里喝茶,不一会儿,其他的买主就会在第一位买主的通知下,赶来送钱。
临走时,挑客会诚意地将第一家买主的鸡钱免去。如果买主不肯,挑客就会脸红脖子粗地说:“明年,您是不想让俺来了,怎么说您也得赏俺个脸!”在这份诚意的要求下,那位买主也不好再推辞了。
当我的双眼被现在那些冷漠的繁华和虚伪的笑脸刺痛的时候,才发现以前那些最普通的景象,是多么美丽和动人啊。
那一声声悠扬的叫卖声,早已被时间的噪音给湮没了,并从很多人的身边走远。而我呢?也只有从回忆中,才能重温那一种淳朴的诚信了。
想来,(B)我们在追寻到一些繁华景象的同时,也悄悄失去了那些淳朴无华的景象。
每年的5月,(C)槐花仍在飘香,但是那一声声淳朴的叫卖声早已逝去,我真的希望,那种悠扬的叫卖声,能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再一次响起。
18.挑客对村里买主的信任体现在哪几方面?为什么他能充分信任他们? (4分)
答:
19.结合全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