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比较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比较阅读...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800字

《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1--25题。(10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如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注]囷:这指似圆形谷仓的巨石。斫:砍削。樵:柴。薪:柴禾。
  2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2分)
  ①渔人甚异之 ②阡陌交通
  ③深入忘反 ④可试如水中
  22.翻译句子。(4分)
  (1)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文:
  (2) 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译文:
  23.“开明朗然”与《桃花源记》中的 一词相仿。(1分)
  24.“深山中有人迹”,根据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1分)
  25.结合课文分析作者虚构桃源美景的真实用意。(2分)
  参考答案:
  21.①对……感到惊奇 ②交错相通 ③同“返”,返回 ④到、往。
  22.(1)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园竹林之类。(2)深山中有人存在的迹象,他们觉得很惊奇。23.豁然开朗24.逐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流下25. 桃花源的生活环境优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等,而且社会风尚淳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真实用意在于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桃花源这个美好的淳朴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阅读理解)《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比较阅读答案,来自易优作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作文。

《(文言文阅读理解)《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比较阅读答案》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3-608411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