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人物通讯,完成19~21题。
华益慰:闪耀在手术刀上的道德光芒
北京军区总医院9层8号病房,躺着一位憔悴的老人。
7 3岁的原外一科主任华益慰,晚期胃癌,生命垂危。
惊雷滚滚,泪飞顿作倾盆雨,人们的心碎了 ——
他手术那天,医院野战医疗队正在郊外演习。整整一上午,许多人拿着手机,焦急地等待着病理报告,山谷中一片肃静。
癌症患者刘菊荣老人,挤了一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来看望华益慰。她说,就是爬,也要再看给我做手术的华医生一眼。
老红军罗文书来到病床边,华益慰睡着了。老人搬来一把椅子,老泪纵横地守候着他。
病房门前,从天南海北赶来探望的人们络绎不绝地送来鲜花。百合花、马蹄莲、沾着乡间泥土的野花……成片地盛开,成片地凋谢。
一名普通军医的病情,为何让那么多人如此牵肠挂肚?
从医56年来,华益慰用一把寻常的手术刀,划出一条璀璨的人生轨迹。
一名人民军医的道德光芒,在刀笪上熠熠闪狸!
“贪财图利,乘人之危,根本不配当医生”
冉桂芳的丈夫张秋海,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关于“红包”的故事:“我老伴9年前得了小肠癌,华主任给她做的手术。我打心眼里感谢他,就包了1000元钱送给他。华主任不要,我撂下红包就跑了。后来,华主任好几次找我退那个红包,我还是老办法,拔腿就跑。”
“后来,我们搬家了。我寻思,这回华主任可找不到我了。万万想不到,华主任的老伴张燕容找到我家,把一个存折交给我。打开存折一看,是存了9年的1000元钱。户主,是我的名字。”
“张燕容说,当时你把钱撂下就走了。总也退不掉,老华就把这个钱以你的名义存起来。现在老华不行了,这个存折成了他的一个心病,他嘱咐我一定要找到你,亲手把存折交给你。”
一个红包,华益慰退了9年,垂危之际依然念念不忘!
“贪财图利,乘人之危,根本不配当医生。”这是华益慰常说的一句话。他一辈子不收一个红包,用一生不渝的执着,坚守着道德操守的高地。
“不光要救病人一条命,也要帮病人一家人”
正是麦收时节。一位朴实的农民,听说华主任快不行了,说:“我要去看他,麦子不收了!”
那年,他只带了3000元钱来北京手术。可是,一个肠吻合器就要四五千元。华益慰说:“算了,我用手来缝。”
手术那天,年逾古稀的华益慰趴在无影灯下,多干了半个小时,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