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阅读(36分)
姚希得,字逢原,一字叔刚,潼川人,嘉定十六年进士。授小溪主簿,待次①三年,调盘石令。会蜀有兵难,军需调度不扰而集,更调嘉定府司理参军。改知蒲江县。巨室挟势,邑号难治。希得绥强扶弱,声闻著闻。同知枢密院事游似以希得名闻,召审察,迁行在都进奏院,通判太平州,改福州,徒步至候官,吏不知为通判也。
召为国子监丞,迁太府寺丞。时帝斥逐权奸,收召名德,举朝相庆。希得以为外观形状,似若清明之朝;内察脉息,有类危亡之证。乃上疏言:“夫危亡之事不可有,而危亡之言不可亡。朝廷者,万化之所自出也,实根于人君之一心。祸根犹伏而未去,不几于安其危乎?”帝改容曰:“朕决不用史嵩之②。”
迁知大宗正丞兼权金部郎官。希得言:“财用困竭,民生憔悴,移此不急之费,以实军储,以厚民生,敬天莫大于此,岂在崇大宫宇,庄严设像哉!”又条救钱楮三策,请置惠民局,帝皆以为可行。进秘书丞,寻迁著作郎,授江西提举常平。役法久坏,临川富室有赂吏求免者,希得竟罪之。遂提点刑狱,加直秘阁。未几,加度支员外郎,寻直宝章阁,移治赣州。盗有伪号“崔太尉”者,据石壁,连结数郡;刘老龙等聚众焚掠,一方绎骚。希得指授方略,不五旬平之。
寻召为秘书少监兼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入对,言君子小人邪正之辩,且曰:“君子犯颜敢谏,拂陛下之意,退甘家食,此乃为国计,非为身计也。小人自植朋党,挤排正人,甘言佞语,一切顺陛下之意,遂取陛下官爵,此乃为身计,非为国计也。”
护江陵有功,召为户部侍郎。帝曰:“姚希得才望可为阃帅。”诏增沿海舟师,希得为之广募水军,造战舰,蓄粮食。去官,库馀羡悉以代民输。召为工部尚书兼侍读,入侍经筵。景定五年,召为兵部尚书兼侍读。会星变,上疏引咎,乞解机务。请致仕,诏不许,力请,以资政殿大学士、金紫光禄大夫、依旧潼川郡公致仕。咸淳五年,卒。遗表闻,帝辍朝,赠少保。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一》)
注:①待次:旧时指官吏授职后,依次按照资历补缺。泛指候补者。
②史嵩之:南宋大臣。史料认为史嵩之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希望能建功立业,为了达到目标,他可以使尽手段,这也是他遭人唾弃的一个重要原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会蜀有兵难,军需调度不扰而集 扰:干扰,遇到困难
B.以厚民生 厚:增加,添补
C. 临川富室有赂吏求免者,希得竟罪之 竟:竟然
D. 去官,库馀羡悉以代民输 羡:剩余的
5.下列句子中,能表现出姚希得直言敢谏的一项是
①希得绥强扶弱,声闻著闻 ②岂在崇大宫宇,庄严设像哉
③祸根犹伏而未去,不几于安其危乎 ④临川富室有赂吏求免者,希得竟罪之
⑤小人自植朋党,挤排正人,甘言佞语,一切顺陛下之意 ⑥姚希得才望可为阃帅
A. ①②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