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叙陈正甫《会心集》》阅读答案及翻译

(文言文阅读理解)《叙陈正甫《会心集》》阅读答案及翻...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800字

《叙陈正甫《会心集》》阅读答案及翻译

  叙陈正甫《会心集》①
  袁宏道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②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③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放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为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卷,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注]①陈正甫:时任徽州知府,善谈性理之学。《会心集》.选编一些古人言行录或诗文的集子。叙,通“序”,为……作序。②苏州.唐代诗人韦应物任官终于苏州刺史,史称“韦苏州”。①正等正觉:正等,即上等。正觉,佛教以洞明真谛追到大彻大悟的境界,
  23.(2分)第一自然段中的“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尤,女中之态”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 。
  24.(1分)下面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世俗之人是无法得到、领会意趣的。
  B.书画古董、装神弄鬼都只不过是意趣的表象。
  C.作者认为一个人越有知识就越没有意趣。
  D.首段的“会心”既是得到“意趣”的关键,又照应了结尾的《会心集》。
  25.(2分)“重子”、“山林之人”、“愚不肖者”皆能得趣,他们的共同点是 —— (用自己的话回答)
  26.(2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用原文回答)
  27.(4分)作者在第二段中说年长、官高、品大是得到意趣的障碍,可是在文末却又提到品高、官高、年壮的陈正甫是深于趣的人,你认为这矛盾吗?请说说理由。
  [参考答案]
  23.(2分)形象生动地表明了意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只能用心领悟,而无法诉诸语言)的特点。
  24.(2分)D(A“难得”而并非不能得;“玄虚”指玄妙虚无的道理;C“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不是知识越多越不能理解意趣,而是个人的自然天性被知识束缚才不能领会意趣)
  25.(2分)都是得自自然的不刻意追求的(意近即可)

《(文言文阅读理解)《叙陈正甫《会心集》》阅读答案及翻译》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