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论语选读》复习学案二“克己复礼”(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论语选读》复习学案二“克己复礼”...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000字

《论语选读》复习学案二“克己复礼”(附答案)

  《《论语》选读》复习学案二
  二 克己复礼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座号______
  一、复习要点
  1.背诵12.1、3.1、16.2、13.3章。
  2.掌握“敏”、“希”、“阙如”、“奚”、“鲜”、“期”在文中的意义,理解“归”、“目”、“事”、“诸”、“弟”、“女”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3.理解下列短语并能够默写:克己复礼;郁郁乎文哉;八佾;是可忍孰不可忍;天下有道;名正言顺;犯上作乱。
  4、理解本章节的内容:孔子的礼治主张。
  明确礼与仁、礼与孝的关系。了解孔子所提出的克己复礼、所主张的君臣关系与宋儒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主张的联系与区别。
  二、成语解释(克己复礼、待贾而沽)
  克己复礼:
  是可忍,孰不可忍:
  礼崩乐坏:
  名不正,言不顺:
  手足无措:
  犯上作乱:
  待贾而沽:
  磨而不磷:
  涅而不缁:
  匏瓜空悬:
  愚不可及:
  道不同不相为谋:
  三、阅读题
  1、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
  2.为什么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3·14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1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6·25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16·2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12·11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1·2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周礼”的理解。
  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信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

《(文言文阅读理解)《论语选读》复习学案二“克己复礼”(附答案...》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3-613649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