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现代文阅读理解)古代的“城管”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理解)古代的“城管”阅读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700字

古代的“城管”阅读答案

  古代的城管
  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中国至少在夏商周时期就有城市了。但和现代功能较为接近的城市,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如齐国的首都临淄。据《战国策齐策》记载,当时有7万户。仅以现代一户3口的最低标准来算,总人口也达到了21万户。从史料上看,古代城管除负责环卫、拆违章建筑、禁止占道经营外,还得防火缉盗;有的还有管理市场物价、维持公平交易和社会治安的义务,兼有现代公安、消防、工商、物价、税务等部门职能,是真正的综合执法,权力也比现代城管大。
  古代的城管队员叫法不少,或称胥,或称卒,还有称市吏、监市,等等。但在事实上,古代并没有现代城管局这样的专职机构,自然也无城管队员一说。古代早期城管常由士兵充当。在北宋的都城东京开封,朝廷便设有相当于现代街道城管队的街道司,并相应成立了由500名兵士组成的执法队伍,以保持开封的正常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明代的北京,由相当于今北京卫戍区或武装警察部队的五城兵马司来承担现代城管局的大部分职能。清代的北京,还专设了督理街道衙门,主要负责外城的街道管理、民房修建等,破坏公用设施、侵占下水道等不良行为,都是督理街道衙门的执法对象。到了晚清,西方的一套城管制度被引入中国,由警察承担起了现代城管的工作。
  在古代,现代城管的两大难题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同样十分突出,且历代不绝。古代城管也为此伤透脑筋。在唐代的长安和洛阳,不少商户为了扩大经营面积,非要在门面(正铺)外多占一块(偏铺)。在李显(唐中宗)当皇帝时的景龙年间,朝廷不得不以敕令的形式,发布了一则当时的最高城管通知:两京市场上各行业,凡自有正铺者,不得在铺前再建造偏铺。宋代称占道经营为侵街,为了防止侵街行为的发生,宋代城管想出了一个法子,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标记出范围。这与现代街道画线一样,一旦超出就要被制止,当时的城管队会经常检查是否有人侵街。到明清,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占道、违建更突出。
  《唐律》规定: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即摆摊设点至少要远离政府办公地30米,也不能离民房太近,要在1米5以外,由监市负责督管。对占道经营有严厉的惩罚: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若种植垦食者,笞五十。各令复故。挨打后,还得恢复原状。《宋刑统》也有规定: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对乱倒垃圾、影响环境卫生也有规定:其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把尿屎垃圾弄到街上,影响了公共卫生,不只当事人倒霉,连城管队长都跟着挨杖打。宋仁宗在搞城管方面颇有创意,他在要求开封府官员强拆违章的同时,特别指示相当于现代司法机关法院的左、右军巡院,配合开封城管行动,惩治侵街者。明代对破坏公共设施、不按规定行车,以及在

《(现代文阅读理解)古代的“城管”阅读答案》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3-613932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