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复鲁絜非书》阅读答案附译文

(文言文阅读理解)《复鲁絜非书》阅读答案附译文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200字

《复鲁絜非书》阅读答案附译文

  复鲁絜非书
  姚鼐
  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惟圣人之言,统二气之会而弗偏。然而《易》、《诗》、《书》、《论语》所载,亦间有可以刚柔分矣。值其时其人告语之,体各有宜也。自诸子而降,其为文无弗有偏者。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①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廓其于人也漻②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
  且夫阴阳刚柔,其本二端,造物者糅,而气有多寡进绌,则品次亿万,以至于不可穷,万物生焉。故曰:“一阴一阳之为道。”夫文之多变,亦若是也。糅而偏胜可也;偏胜之极,一有一绝无,与夫刚不足为刚,柔不足为柔者。皆不可以言文。今夫野人孺子闻乐,以为声歌弦管之会尔;苟善乐者闻之,则五音十二律,必有一当,接于耳而分矣。夫论文者,岂异于是乎?宋朝欧阳、曾公③之文,其才皆偏于柔之美者也。欧公能取异己者之长而时济之,曾公能避所短而不犯。观先生之文,殆近于二公焉。抑人之学文,其功力所能至者,陈理义必明当;布置取舍、繁简廉肉不失法;吐辞雅驯,不芜而已。古今至此者,盖不数数得,然尚非文之至。文之至者,通乎神明,人力不及施也。先生以为然乎?
  注:①镠(liú):上等的黄金。②漻(liáo):清深悠长。③曾公:指宋代散文家曾巩。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崇山峻崖 崇:高大 B.今夫野人孺子闻乐 孺子:读书人
  C.必有一当 当:适当 D.殆近于二公焉 殆:大概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阴阳刚柔,其本二端 奚以知其然也
  B.则品次亿万 险以远,则至者少
  C.夫文之多变 夫晋,何厌之有
  D.文之至者,通乎神明 相与枕藉乎舟中
  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
  B.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
  C.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

《(文言文阅读理解)《复鲁絜非书》阅读答案附译文》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3-611951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