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阅读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200字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3分)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
  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
  22. (2分)本文选自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3. (2分)作者在文中一方面批评了“诸子之徒”“□□□□”的错误做法,一方面提出了“□□□□”的正确做法。(各不得超过4个字)
  24. (2分)对“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何况文章,表述志向才是根本。如果说的话和志向相反,写出的文章还可信吗?
  B、何况文章,叙述理想是根本。如果语言和理想不一致,文章还有什么价值呢?
  C、何况文章,以表达中心为根本。如果叙述的语言和要表达的中相反,文章还有征集的必要吗?
  D、何况文章,以言志抒情为根本。如果文辞和情志相反,文章怎能令人信服?
  25. (4分)“桃李不言而成蹊”在文中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男子树兰而不芳” 在文中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均用自己的话)
  26. (3分)请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情”与“文”关系的认识。
  参考答案:
  22、《文心雕龙》; 刘勰(2分)
  23、为文而造情 为情而造文 (2分)
  24、D(2分)
  25、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自会受到读者的青睐;感情虚假的作品没有感染力 (4分)
  26、不矛盾。结合具体作品(1分)谈认识(2分)
  参考译文:
  从前《诗经》的作者写的诗歌,是为了抒发感情而创作作品;后来的辞赋家写作辞赋,是为了创作而故意造作感情。凭什么知道他们是这样的呢?因为《诗经》的产生,是由于诗人心中蓄积了愤懑不平之气,因而吟唱出来,用以讽劝那些在上位的人,这就是为了抒发感情才创作文艺作品。后代辞赋家之流,胸中本来就没有感情郁结,却随意施展夸张文饰的手法,借此沽名钓誉,这就是为了创作才造作感情。所以为了抒发感情而写的作品,语言简练而真实;为作文而造作感情的作品,文辞繁杂且空泛失真。可是后来的作者却采用浮泛的语言,忽视真情实感,抛弃了古代《诗经》的传统,效法近世辞赋的弊病,因此表现真实感情的作

《(文言文阅读理解)“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阅读答案》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3-614280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