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初中韩愈作品阅读练习(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初中韩愈作品阅读练习(附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900字

初中韩愈作品阅读练习(附答案)

  韩愈作品阅读练习
  《马说》
  一、基础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注音
  ①祗辱( ) ②骈死( ) ③槽枥( )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或尽粟一石: ②虽有千里之能 :
  ③才美不外见 : ④且欲与常马 :
  3、翻译: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马说》是一篇 ,作者 (朝代) (姓名)。文章短小精悍,通篇运用 手法。
  5、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6、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封建统治者比作" ",将人才比做" ",而伯乐喻指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
  7、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作者借此表达了 的心情。
  8、对文章的中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无马。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9、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正面阐明该怎么做。参照最后一节,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二、简答
  1、 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A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性作用的句子是
  B流露作者怀才不遇之感和愤世嫉俗之意的句子是(不以千里著称的必然性)
  C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D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2、文中的千里马有怎么样的特征?你认为应该怎么样去识别千里马(即人才)?
  3、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写千里马的遭遇的?它暗示了什么?
  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有怎样的作用?
  5、“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表达了作用怎样的思想感情?
  6、“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这句话描绘了千里马怎样的境遇?
  7、“一食或尽粟一石”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目的何在?
  8、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9、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表达了作者哪几种复杂的感情。
  10、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是什么?二者的关系怎样?流露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第二段的四个“不”字的根源是什么?运用排比修辞方法的目的何在?
  12、本文作者借千里马和伯乐的传说,巧妙地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作者愤慨的情感。说说伯乐,千里马和“食马者”、“策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13、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指明了千里马和伯乐的什么关系?
  14、本文结尾两句,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一、1、略 2、①有时 ②虽然 ③显现 ④尚且 3、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

《(文言文阅读理解)初中韩愈作品阅读练习(附答案)》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3-607755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