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曹刿论战》“秦兵逼淝水而陈”比较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曹刿论战》“秦兵逼淝水而陈”比较...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900字

《曹刿论战》“秦兵逼淝水而陈”比较阅读及答案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秦兵逼淝水而陈①,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众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
在线作文批改系统,<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①陈: 通假字同“阵”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公将鼓之。 (2)齐师败绩。
  (3)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 (4)我众彼寡,不如遏之,
  8.根据语句意思,下列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登/轼而望之 B.夫/大国,难测也,
  C.非欲速/战者也, D.遂麾/兵使却
  9.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秦兵遂退,不可复止。
  10.阅读甲、乙两段,完成(1)—(2)题。(5分)
  (1)阅读[甲]段可以发现曹刿具有什么性格特点?(2分)
  (2)请以[甲]段中曹刿的战术分析[乙]段中晋兵取胜的原因。(3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
中小学生语文题库,中小学学生语文试卷,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tiku/>易优语文题库</a>。

  7.(4分)要点与评分:翻译正确,每处1分。
  (1)助词:凑足音节,不译。 (2)战败,失败。
  (3)派遣 (4)阻止
  8. B(2分)
  9.(4分)要点与评分:能抓住关键词,表达通顺。各2分。
  (1)我看见他们的车轮留下的痕迹零乱,远远的看到他们的旗帜倒了,所以说追赶他们。
  (2)前秦的军队就撤退了,一退就不能停止了。
  10.(5分)
  (1)(2分)要点与评分:能正确写明曹刿的性格特点。至少两点。
  如: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思虑周全、细致果断;有勇有谋;善于把握有利战机;善于详察敌情;有远见卓识;深谋远虑;具有正确的战术思想、军事见解和高超的指挥才能。等等。
  (2)(3分)要点与评分:能抓住甲段段中所体现的军事才能和战术。 学书法,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3.html>易优少儿书法培训</a>,语文成绩好,书法少不了。
  甲段的曹刿善于把握有利战机;善于详察敌情,能一鼓作气,战胜敌人;乙段中的谢玄就是利用这个战术,所以能一鼓作气战胜敌人。

——(文言文阅读理解)《曹刿论战》“秦兵逼淝水而陈”比较阅读及答案,来自易优作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作文

《(文言文阅读理解)《曹刿论战》“秦兵逼淝水而陈”比较阅读及答...》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6-12



    2024-12-13-607951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