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
阅读《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回答1~5题(共15分)
这是我第五次在她的作业本上愤然留笔:“请用钢笔写字!”
她是我班里的学生,念五年级。矮小,瘦弱,怯懦不堪。很多次,我真想在分发作业时,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批评她:请改用钢笔写字。又怕这小小的举动,会刺伤她敏感而又脆
弱的心灵。因此,只好每每作罢,悄悄地在那写满铅笔字的纸页上,写下我要说的话。
她没有一次照做,一如既往地用铅笔打发着布置的作业。我不明白,为何在她文静纯真的背后,深藏着那么让人不可捉摸的倔强。
我对她进行了点名批评。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行狼狈,像春花躲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远隔一个夏季。
我并未从她的躲藏中找到一种老师该有的威严。相反,我内心有了一股悲戚的洪流,这股洪流随着她的日渐娴熟的躲藏而越发奔腾,直至波澜壮阔。
黄昏后的校园里,我独自在走廊上散步,猜想到底该如何化解她心中的惊恐与不安。
透过窗帘间的缝隙,我能看到,她和她的同桌正喃喃地说些什么。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家境颇为拮据,经学校减免过的学费都得拖上几个月才能勉强缴清。
我心怀期待地看着他们在空旷的教室里窃窃私语。正当我预备推门而入时,一幅永生难忘的画面瞬间雕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她满目感激地收起手中的钢笔,微笑着说了声谢谢。他把书包摊开,接过那支破旧的钢笔,轻轻地将它搁到里面,那神色,如同手捧至宝一般。临行前,他略带豪情地说了一句:“放心吧,这次你是用钢笔写的,老师不会再批评你了!”
夕阳的余晖透过愈渐宽大的窗帘缝隙,丝丝缕缕地照射在他们脸上。在那一场充满童真的友谊里,我无法找到自己该介入的借口,只得暗自逃离。第二天,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我看到他俩紧紧挨在一起的作业本。同样的本子,同样的笔色,同样的日期。
市里的长跑比赛,他不顾一切地报了名。接着,他毫无悬念地成了代表学校参赛的选手。
五千米的路程,对于这帮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场艰苦的耐力战。他在人群中穿梭、奔跑,坚持不懈。我和看台上的老师们一起,情不自禁地为他加油并鼓掌欢呼。他如一支离弦的箭,在临近终点的时刻,依然冲劲十足。
惊人的一幕终于出现了:他愣愣地站在终点附近的跑道上,看着后来的选手们牙关紧咬、奋力冲刺。人群中一片哗然。没有人明白,在冠军唾手可得的紧要关头,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