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记叙文阅读理解)莫小米《最好的结果》阅读答案

(记叙文阅读理解)莫小米《最好的结果》阅读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300字

莫小米《最好的结果》阅读答案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里人同去的,怎奈那人喝醉了,自己都不知怎么回的家,父亲就此不知去向。
  父亲当时年纪不算老,不到50岁,可父亲是哑巴,没读过书,打生下来就在家里,或者在田里,从未出过远门。
  子女们一直在找,一有机会就打听,遍寻无着,时光在寻找中过去了二十多年。
  他们渐渐地失望了,每逢过节,多摆一副碗筷,假设着各种结果。不奢望最好的结果,也不敢想最坏的结果。
  与此同时,许多年前,方圆百里海拔最高的小山村,来了个看不出年龄的人,衣衫褴褛,身上到处是伤,已经奄奄一息。
  给他吃的,他狼吞虎咽,给他包伤,他默默流泪。问他打哪儿来,他不开口。很久人们才知道,他是个哑巴。
  小山村不富,但村里人淳朴,山林莽莽,生人走得进来走不出去,若不理会他,他也许会死;收留他,只是多双筷子的事,苞米红薯漫山遍野长着的。
  哑巴吃饱后,对人们笑,抢着下地干活,哪家活儿重他就到哪家。人们渐渐习惯村里多了个外人,渐渐地都把他当成自家人。每月为他理一次发,帮他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哑巴渐渐老了,力不从心,仍想干活,小山村人就派给他细碎的活计。哑巴仍很开心地干活、吃饭。
  促使人们加快寻找哑巴的家人,是因为不久前他生了一场大病,人们连夜将他抬下山抢救才捡回了命。哑巴七十多岁了,按小山村的风俗,人们为他造了一座坟,可是坟上写什么字好呢?难道光写“哑巴”么?
  于是20年前丢失父亲的那个儿子,有一天看着报纸忽然流下泪来。他看到一位老汉的相片,非常像父亲。
  哑巴回家了,他不仅安然无恙,而且健康,快乐。离开小山村时,带着山货礼物,带着很多祝福,一步一回头,他舍不得。
  这是一个走失者最好的结果。小山村人淡淡地说,这个结果并非那么难得,只要人人都稍稍善待一下偶遇的陌生人,每个人都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19.文章通过写一个哑巴走失并最终回家的故事,告诉了人们一个怎样的道理?(2分)
  20.文章以第三人称行文,将一个较为复杂的故事写得极为简洁而富有条理。请你在认真阅读文章后,将下列思路图示补充完整。(2分)
  哑父走失,二十年遍寻无着→ →哑父病重,山民登报寻亲
  →
  21.文章篇幅不长,但小山村里的人们和那个走失的父亲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分别用一句话说说他们各有什

《(记叙文阅读理解)莫小米《最好的结果》阅读答案》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3-61255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