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曾国藩《养晦堂记》阅读答案附译文

(文言文阅读理解)曾国藩《养晦堂记》阅读答案附译文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200字

曾国藩《养晦堂记》阅读答案附译文

  养晦堂记
  曾国藩
  凡民有血气之性,则翘然①而思有以上人。恶卑而就高,恶贫而觊富,恶寂寂而思赫赫之名。此世人之恒情。而凡民之中有君子人者,率常终身幽默,暗然退藏。彼岂与人异性?诚见乎其大,而知众人所争者之不足深较也。
  盖《论语》载,齐景公有马千驷,曾不得与首阳饿莩挈论短长矣。余尝即其说推之,自秦汉以来,迄于今日,达官贵人,何可胜数?当其高据势要,雍容进止,自以为材智加人万万。及夫身没观之,彼与当日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②,营营而生,草草而死者,无以异也。而其间又有功业文学猎取浮名者,自以为材智加人万万。及夫身没观之,彼与当日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营营而生,草草而死者,亦无以甚异也。然则今日之处高位而获浮名者,自谓辞晦而居显,泰然自处于高明。曾不知其与眼前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之营营者行将同归于澌尽,而毫毛无以少异。岂不哀哉!
  吾友刘君孟容,湛默而严恭,好道而寡欲。自其壮岁则已泊然而外富贵矣。既而察物观变,又能外乎名誉。于是名其所居曰“养晦堂”,而以书抵国藩为之记。
  昔周之末世,庄生闵天下之士湛于势利,汩于毁誉,故为书戒人以暗默自藏,如所称董梧、宜僚、壶子之伦,三致意焉。而扬雄亦称:“炎炎者灭,隆隆者绝。高明之家,鬼瞰其室。”君子之道,自得于中,而外无所求。饥冻不足于事畜而无怨:举世不见知而无闷。自以为晦,天下之至光明也。若夫奔命于烜赫之途,一旦势尽意索,求如寻常穷约之人而不可得,乌睹可谓焜耀者哉?余为备陈所以,盖坚孟容之志;后之君子,亦观省焉。
  【注】①翘然:翘,音qiáo,翘然,意气饱满的样子。②厮役贱卒、污行贾竖:现犹称奴仆、差役、贪(坏)官、奸商。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恶贫而觊富 觊:希望。
  B.率常终身幽默 幽默:沉寂。
  C.自以为材智加人万万 加:多。
  D.余为备陈所以 备:详尽。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则翘然而思有以上人 B.彼岂与人异性
  缇骑按剑而前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C.如所称董梧、宜僚、壶子之伦 D.故为书戒人以暗默自藏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
  18.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提出“凡民有血气之性,则翘然而思有以上人”乃“世人之恒情”,又言及君子的不同作为,在对比叙写中突出了对后者的肯定。
  B.作者引用扬雄的话,意在说明“湛于势利,汩于毁誉”之人容易被富贵名誉所累,甚至因此而招来毁灭,只有“高明之家”才能获得神灵的护佑。
  C.文章采用了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阐发了人生不应汲汲

《(文言文阅读理解)曾国藩《养晦堂记》阅读答案附译文》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3-612034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