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选自《论衡·自纪篇》阅读答案及翻译

(文言文阅读理解)选自《论衡·自纪篇》阅读答案及翻译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500字

选自《论衡·自纪篇》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自纪篇
  【东汉】王充
  充书既成,或稽合于古,不类前人。或曰:“谓之饰文偶辞,或径或迂,或屈或舒。谓之论道,实事委琐,文给甘酸①,谐于经不验,集于传不合,稽之子长不当,内之子云②不入。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答曰:饰貌以强类者失形,调辞以务似者失情。百夫之子,不同父母,殊类而生,不必相似,各以所禀,自为佳好。文士之务,各有所从,或调辞以巧文,或辩伪以实事,必谋虑有合,文辞相袭,是则五帝不异事,三王不殊业也。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酒醴异气,饮之皆醉;百谷殊味,食之皆饱。谓文当与前合,是谓舜眉当复八采③,禹目当复重瞳④。
  充书文重。或曰:“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趋明,辩士之言要而达,文人之辞寡而章。今所作新书,出万言,繁不省,则读者不能尽;篇非一,则传者不能领。被躁人之名。
  以多为不善。语约易言,文重难得。玉少石多,多者不为珍;龙少鱼众,少者固为神。”
  答曰:有是言也。盖寡言无多,而华文无寡。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如皆为用,则多者为上,少者为下。累积千金,比于一百,孰为富者?盖文多胜寡,财寡愈贫。世无一卷,吾有百篇;人无一字,吾有万言,孰者为贤?今不曰所言非,而云太多;不曰世不好善,而云不能领,斯盖吾书所以不得省也。今失实之事多,华虚之语众,指实定宜,辩争之言,安得约径?夫形大,衣不得褊;事众,文不得褊。事众文饶,水大鱼多;帝都谷多,王市肩磨。书虽文重,所论百种。按古太公望,近董仲舒,传作书篇百有余,吾书亦才出百,而云泰多,盖谓所以出者微,观读之者不能不谴呵也。
  (选自《论衡·自纪篇》有删节)
  【注释】①文给甘酸:此处疑有脱误,大意是:文章中尽是杂七杂八的东西。 ②子长、子云:司马迁,字子长;扬雄,字子云。 ③八采:传说尧的眉毛有八种颜色。参见《白虎通义·圣人》。 ④重瞳:传说舜的每只眼中有两个瞳仁。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饰貌以强类者失形 强:强求
  B.文人之辞寡而章 章:同“彰”,鲜明
  C.被躁人之名,以多为不善 被:遭受
  D.按古太公望 按:根据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王充阐述自己写作主张的一组是(3分)
  ①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 ④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趋明
  ②调辞以务似者失情 ⑤为世用者,百篇无害
  ③文辞相袭,是则五帝不异事⑥今失实之事多,华虚之语众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充的书写成后,世人予以否定,因为世人认为王充的书不符合前人的经验,既不像司马迁的文章,也不像杨雄的文章。
  B.面对世人对自己文章不似前人的指责,王充运用饰貌、禀赋、美色、悲音、酒醴、百谷等形象的比喻批驳了世人,把深奥的理论说得生动形象

《(文言文阅读理解)选自《论衡·自纪篇》阅读答案及翻译》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3-609566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