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罗隐《杂说》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罗隐《杂说》阅读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100字

罗隐《杂说》阅读答案

  (六)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22-26题。(13分)
  杂 说
  罗隐
  珪璧①之与瓦砾,其为等差,不俟言而知之矣。然珪壁者,虽丝粟玷纇②,人必见之,以其为有用之累也;为瓦砾者,虽阜积甃盈③,人不疵其质者,知其不能伤无用之性也。是以有用者丝粟之过,得以为迹;无用者具体④之恶,不以为非。
  亦犹镜之与水,水之于物也。泓然而可以照,镜之于物,亦照也。二者以无情于外,故委照者不疑其丑好焉,不知水之性也柔而婉,镜之性也刚而健。柔而婉者有时而动,故委照者或摇荡可移;刚而健者非缺裂不能易其明,故委照者亦得保其质。
  【注释】①珪璧:一种玉器。②丝粟玷纇:丝粟,细小。玷纇:瑕疵,缺点。③阜积甃盈:阜,山。 甍,井。④具体:全体。
  22.第一段以“珪壁”比喻,以“瓦砾”比喻。(2分)
  23.对“为瓦砾者,虽阜积甃盈,人不疵其质者,知其不能伤无用之性也”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些瓦砾,即使堆积如山,人们不会非议它的本质,是因为知道这不能妨碍它无用的本性。
  B.那些瓦砾,虽然堆积如山,人们不会嗤笑它的本质,就在于知道这不能改变它无用的事物。
  C.那些瓦砾,虽说堆积如山,人们不会指出它的本质瑕疵,是因为知道这不能损害它无用的本性。
  D.那些瓦砾,纵然堆积如山,人们不会嘲讽它的本质缺点,就在于知道这不能伤害它无用的事物。
  24.分析第二段中镜与水的异同。(4分)
  (1)相同点:
  (2)不同点:
  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3分)
  26.概括两段文字的观点。(2分)
  (1)
  (2)
  参考答案:
  (六)(13分)
  22.有用者(高尚者) 无用者(低贱者)。(2分)
  23.A (2分)
  24.(1)相同点:可以照物;对外物没有情感。(2)不向点:水性也柔而婉,镜性刚而健;水随风而动改变所照物的映像,而镜子不会。(4分)
  25.采用整句的形式(整齐的句式),将镜子与水两两对照,突出两者截然不同的特性与作用。(3分)
  26.(1)人们重视有用者(高尚者)的缺点,而不在乎无用者(低贱者)错误。
  (2)刚健者(高尚者)能使人保持本性,而柔婉者(低贱者)却能改变人的本性。(2分)
  译文
  美玉与瓦砾,它们之间的差别,不待说就知道了。然而美玉有细小的瑕疵,人们一定看得见,因为它成了有用(物)的牵累,那些瓦砾,即使堆积如山,人们不会非议它的本质,是因为知道这不能妨碍它

《(文言文阅读理解)罗隐《杂说》阅读答案》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3-614452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