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月日,愈再拜①:天池之滨,大江之濆②,曰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匹俦③也。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獱獭④之笑者,盖十八九矣。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然是物也,负其异于众也,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俛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
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聊试仰首一鸣号焉。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鸣号之者,亦命也。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说焉。阁下其亦怜察之!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
[注]①本文为贞元九年(公元793年)韩愈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时写给别人的求荐信。 ②濆(fén):水边。 ③品汇匹俦:指同一类东西。 ④獱(biān)獭:水獭,半水栖动物。
2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封求人帮助推荐的信,但几乎满篇记述了一“怪物”的遭遇,只在最后用一句话点明主旨,语言十分委婉含蓄。
B.文中的“怪物”有不同凡响的才能,有坚贞的操守,宁肯烂死沙泥之中,也不卑躬屈膝以求得可怜,其精神令人敬佩。
C.作者一方面不断地寻求机遇以图施展抱负,一方面又把自己的际遇归于天命,思想是矛盾的。
D.文章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怨恨,表达了对对方竭力提携自己的感激之情。
23.“愈今者实有类于是”中的“是”指的是 。(2分)
24.对下列句中“其”的指代内容或用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 其:怪物 B.其哀之,命也 其:有力者
C.知其在命而且鸣号之者 其:怪物 D.阁下其亦怜察之 其:语气词,表示希望
25.文章末尾运用反复的手法再三慨叹命运,在表达上的作用是
。(3分)
26.有人认为韩愈在信中乞求当政者的引荐,无异于“俛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3分)
参考答案:
四、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22.(2分)D(作者希望得到对方的引荐,并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