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16分)
马子才,顺天人。好菊,闻有佳种必购之,千里不惮。一日有金陵客寓其家,自言其中表亲有一二种,为北方所无。马欣动,即刻治装,从客至金陵。客多方为之营求,得两芽,裹藏如宝。
归至中途,遇一陶姓少年,与之论艺菊之法,马大悦。问:“将何往?”答云:“姊厌金陵,欲卜居于河朔耳。”马欣然曰:“仆虽固贫,茅庐可以寄榻。不嫌荒陋,无烦他适。”陶趋车前向姊咨禀,车中人推帘语,乃二十许绝世美人也。顾弟言:“屋不厌卑,而院宜得广。”马代诺之,遂与俱归。
初,马所弃残枝劣种,陶悉掇拾而去。未几菊将开,闻其门嚣喧如市。怪之,过而窥焉,见市人买花者,车载肩负,道相属也。其花皆异种,目所未睹。心厌其贪,欲与绝;而又恨其私秘佳种,遂款其扉,将就稍让。陶出,握手曳入。见荒庭半亩皆菊畦,数椽之外无旷土。而细认之,尽皆向所拔弃也。陶入室,俄献佳肴,烹饪良精。因问:“贵姊胡以不字?”答云:“时未至。”问:“何时?”曰:“四十三月。”又诘:“何说?”但笑不言,尽欢始散。过宿又诣之,新插者已盈尺矣。大奇之,苦求其术,陶曰:“此固非可言传;且君不以谋生,焉用此?”又数日,门庭略寂,陶乃以蒲席包菊,捆载数车而去。逾岁,始载南中异卉而归,于都中设花肆,十日尽售,复归艺菊。问之去年买花者,留其根,次年尽变黑而劣,乃复购于陶。
陶由此日富。渐而旧日花畦,尽为廊舍。至秋载花去,春尽不归。而马妻病卒。意属黄英,微使人风示之。黄英微笑,意似允许,惟专候陶归而已。年余陶竟不至。黄英课仆种菊,一如陶。忽有客自东粤来,寄陶生函信,发之,则嘱姊归马。考其寄书之日,即马妻死之日;回忆国中之饮,适四十三月也,大奇之,以书示英,请问“致聘何所”。英辞不受采。又以故居陋,欲使就南第居,若赘焉。马不可,择日行亲迎礼。
后陶归,与人饮,卧地,化为菊。久之,叶益憔悴。马大惧,始告黄英。英闻骇曰:“杀吾弟矣!”奔视之,痛绝。马亦悔恨欲绝。姊弟本菊精也。
异史氏曰青山白云人遂以醉死世尽惜之而未必不自以为快也植此种于庭中如见良友如见丽人不可不物色之也。
(节选自《聊斋志异-黄英》,编者有改动)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嫌荒陋,无烦他适。 适:到……去
B.屋不厌卑,而院宜得广。 厌:满足
C.遂款其扉,将就稍让。 让:责备
D.意属黄英,微使人风示之。 微:暗地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且君不以谋生,焉用此? ②欲使就南第居,若赘焉。
B.①客多方为之营求,得两芽 ②渐而旧日花畦,尽为廊舍
C.①门庭略寂,陶乃以蒲席包菊 ②大奇之,以书示英
D.①而又恨其私秘佳种,遂款其扉 ②留其根,次年尽变黑而劣
7.下列各组中,全都能够证明陶姓弟弟为“菊精”的一项是( )(3分)
①顾弟言:“屋不厌卑,而院宜得广。”马代诺之,遂与俱归。
②而细认之,尽皆向所拔弃也。
③问之去年买花者,留其根,次年尽变黑而劣,乃复购于陶。
④考其寄书之日,即马妻死之日;回忆国中之饮,适四十三月也。
⑤后陶归,与人饮,卧地,化为菊。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8.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马子才爱菊,不远千里到金陵去买菊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