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游大龙湫记》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游大龙湫记》阅读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200字

《游大龙湫记》阅读答案

  游大龙湫记
  距乐清六十里,有村曰芙蓉,倚天而滨海。余以岁辛已四月三十日,由芙蓉逾丹芳岭,至能仁寺。坐少顷,出寺门里许,有泉曰燕尾泉。水自大龙湫来,为锦溪。锦溪之水至此从巨石落下,成小瀑布。石中高而旁低,水分左右下,若燕尾然。循锦溪而行,凡三四里,有峰屹立溪水中,旁无所倚,高数百丈,两股如蟹螯,望之若剪刀然,曰剪刀峰。至峰下行百余步,又变为石帆,张于空中,曰一帆峰。又行百余步,又变为石柱,孤撑云表,曰天柱峰。左右皆石壁峭削,诡状殊态,不可胜数。
  又行百余步,径穷路转,得大龙湫,为天下第一奇观。水自雁湖合诸溪涧,会成巨渊,渊深黑不可测。其侧有石槛,中作凹,水从凹中泻下,望之若悬布,随风作态,远近斜正,变幻不一:或如珠,或如毬,如骤雨,如云,如烟,如雾;或飘转而中断,或左右分散而落,或直下如注,或屈如婉蜒。下为深潭,观者每立于潭外,相去数十步,水忽转舞向人,洒衣裾间,皆沾湿。忽大注如雷,忽为风所遏,盘溪横而不下。盖其高五千尺,水悬空下,距石约一二尺许,流数丈,辄已势远而力弱,飘飘濛濛,形状顿异。他处瀑布皆沿崖直走,无此变态也。潭之外有亭,曰忘归亭;其侧有亭,曰观不足亭。而龙湫右侧绝壁,曰连云障,障上有风洞,每洞口木叶飞舞,则大风疾作。
  又有小龙湫,在东谷灵岩寺。水自石城诸溪涧来,会于霞障之右],从岩上飞流而下,高三干尺,半沿崖,半悬流,变态稍不及大龙湫。而其下稍西,水涌出石罅,直上指二尺许,形如立剑,望之光明莹洁而摇动,亦奇观也。
  相传大龙湫上数里,复有上龙湫,飞流悬泻,亦数百丈,与大龙湫相似。昔有白云,云外二僧居之,地僻无人迹,今不知其处矣。
  余性好山水,而既游雁荡,观大龙湫,御风,恍惚仙去。今追而记之,不能详也。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循锦溪而行 循:沿着 B.不可胜数 胜:超过
  C.相去数十步 去:距离 D.形状顿异 顿:立刻
  3.以下句子中,全部属于描写大龙湫瀑布的形态的一组是:(3分)
  ①水分左右下,若燕尾然 ②望之若悬布,随风作态
  ③忽大注如雷,忽为风所遏 ④水悬空下,距石约一二尺许
  ⑤从岩上飞流而下,高三千尺 ⑥乘云御风,恍惚仙去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根据游踪先后介绍了燕尾泉、锦溪、剪刀峰、一帆峰和天柱峰。
  B.作者认为大龙溪是天下第一奇观,主要原因在于它的瀑布形态丰富多变。
  C.文章除了下面描写,还运用铺垫、衬托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大龙湫变幻多姿的形态。
  D.文章先叙述描写,后抒情议论,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远离尘世的人生追求。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余以岁辛巳四月二十

《(文言文阅读理解)《游大龙湫记》阅读答案》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3-614200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