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说明文阅读理解)说明文“书籍的演变”阅读答案

(说明文阅读理解)说明文“书籍的演变”阅读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900字

说明文“书籍的演变”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6题。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作"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阅读选文,具体说说"策"与"缩微图书"的主要区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四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举法国谍报人员用信鸽传递情报的事例,意在说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策"到"缩微图书"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种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三段中说"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句子"一般"一词有何表意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理想中的书籍是怎样的?请设计一种并简要说说这种书的特点。(5

《(说明文阅读理解)说明文“书籍的演变”阅读答案》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3-611744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