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季氏富于周公”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季氏富于周公”阅读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600字

“季氏富于周公”阅读答案

  阅读《论语》中的一则文字,然后回答23 ——24题。(5分)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3.在本章中,孔子借用“风”与“草”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4.孔子一方面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熏陶作用,一方面又号召自己的学生对求“鸣鼓而攻之”,这样做是否自相矛盾?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23、子欲善而民善矣(1分)
  24、不矛盾。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当权者应当用自身的道德来教育熏陶百姓,这样百姓自然会有礼有德;但是道德熏陶也不能无原则、不加区分的运用,冉有为季氏“聚敛而附益之”的做法本身就违背了德政,道德熏陶对他已经不起作用了。孔子让弟子声讨冉有,正是出于对德政的维护。
  孔子为政的根本思想应该是以德治国,并且这种以德治国的思想有很多是值得肯定的。比如说教育熏陶(1分要肯定孔子的思想);但是道德的作用并不是无上的,有时在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人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1分);冉有的这些话让孔子觉得他是那种屡教不改的人,所以孔子认为冉有再也不能用那种道德去感化的方法,而应当去声讨他。(1分)表述通顺、完整(1分)(4分)

——(文言文阅读理解)“季氏富于周公”阅读答案,来自易优作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作文,学阅读,提

《(文言文阅读理解)“季氏富于周公”阅读答案》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3-613047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