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徐渭《借竹楼记》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徐渭《借竹楼记》阅读答案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000字

徐渭《借竹楼记》阅读答案

  借竹楼记
  徐渭①2
  ①龙山子既结楼于宅东北,稍并其邻之竹,以著书乐道,而自题曰“借竹楼”。方蝉子往问之,龙山子曰:“始吾先大夫之卜居于此也,则买邻之地而宅之;今吾不能也,则借邻之竹而楼之。如是而已。”
  ②方蝉子起而四顾,指以问曰:“如吾子之所为借者,特是邻之竹乎?非欤?”曰:“然。”“然则是邻之竹之外何物乎?”曰:“他邻之竹也。”“他邻之竹之外又何物乎?”曰:“会稽之山,远出于南,而迤于东也。”“山之外又何物乎?”曰:“云天之所覆也。”方蝉子默然良久。龙山子固启之,方蝉子曰:“子见是邻之竹,而乐欲有之而不得也,故以借乎?非欤?”曰:“然。”
  ③“然则见他邻之竹而乐,亦借也;见莫非邻之竹而乐,亦借也;又远见会稽之山与云天之所覆而乐,亦莫非借也,而独于是邻之竹。使吾子见云天而乐,弗借也;山而乐,弗借也;则近而见莫非邻之竹而乐,宜亦弗借也,而又胡独于是邻之竹?”
  ④龙山子矍然曰:“吾知之矣。吾能忘情于远,而不能忘情于近,非真忘情也,物远近也。请子易吾之题,以广吾之志,何如?”方蝉子曰:“胡以易为?乃所谓借者,固亦有之也。其心虚以直,其行清以逸,其文章铿然而有节,则子之所借于竹也,而子固不知也!其本错以固,其势昂以耸,其流风潇然而不冗,则竹之所借于子也,而竹固不知也!而何不可之有?”龙山子仰而思,俯而释,使方蝉子书其题,而记是语焉。
  (选自《徐渭集》,有删减)
  【注】①徐渭: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有青藤老人等别号。
  22.第①段“方蝉子往问之”的“之”是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2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③段的表达效果。(3分)
  24.第④段龙山子“请子易吾之题”的原因是什么?(2分)
  2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龙山子建书楼渐渐兼并了一些邻居的竹林。
  B.龙山子执意请求方蝉子说说对借竹的看法。
  C.方蝉子认为竹与人是互赏互鉴,互相学习。
  D.本文借事说理,通过对话的形式揭示主题。
  26.根据文意,概括龙山子最终“使方蝉子书其题,而记是语”的意图。(3分)
  参考答案:易优作文网
  22.(1分)龙山子将书楼命名为“借竹楼”的原因。'
  23.(3分)用反复及反问的修辞,多次重复“亦借”及“弗借”,以“而又胡独于是邻之竹”的反问,(1分)强调龙山子对待外物缺少统一的标准,受到自身位置、眼界的束缚。(2分)
  24.(2分)认识到自己“借竹”源于不能忘情外物,(1分)易名以期开阔心胸。(1分)
  25.(2分)A
  26.(3分)记录下自己的检讨、反省;(1分)表达了对“借竹”的深刻理解: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必得到、占有,而应体其意,用其神,来提升自己的修养与品格。(2分)

《(文言文阅读理解)徐渭《借竹楼记》阅读答案》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