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陈公弼传》详细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阅读理解)《陈公弼传》详细答案(附翻译)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2600字

《陈公弼传》详细答案(附翻译)

  陈公弼传
  苏轼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戟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请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黩。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一县大耸 耸:震惊。 B.以公少年易之 易:更换。
  C.甲不能戟士 戟:约束。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 蠲:免除。
  修改:易,动词,据上下文,应解释为“轻视,看不起”。
  解析:原文中“老吏曾腆侮法粥(同“鬻”,卖)狱”,而且陈希亮刚到任,所以“易”解释为“更换”为错误解释。再者“更换”是“易”的基本义,是望文生义之解,亦断为错。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市“严而不残”的一组是:(3分)(D)
  ①公戒而舍之
  ②公禁之,民不敢犯
  ③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
  ④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⑤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解析:首先要审好题,“严而不残”是就陈公弼的仁慈而言的,是言其“威严而不残忍”,说白了,这是他“恩威并施”的做法,由此,答案就不难选择了。②句言其禁巫之事,不能体现“严而不残”;③句从侧面言其治军之事,亦不能体现“严而不残”;⑤句言说的是“虎翼军士”,而非陈公弼。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

《(文言文阅读理解)《陈公弼传》详细答案(附翻译)》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4-29



    2024-12-13-614187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