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初中文言文阅读《见异思迁》附答案及翻译

(文言文阅读理解)初中文言文阅读《见异思迁》附答案及...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1000字

初中文言文阅读《见异思迁》附答案及翻译

  见异思迁①
  桓公②曰:“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奈何③?”管子对曰:“士④、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⑤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⑥,其事乱,是故圣王⑦之处士必于闲燕⑧,处农必就田壄⑨,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今夫士群萃而州⑩处闲燕……旦昔⑾从事于此,……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注释
  ⑴选自《管子·小匡》。⑵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⑶奈何:怎么办。⑷士:士民。古代称读书人。⑸石民:国家的基本人民。石,柱石。⑹哤(m ng):杂。⑺圣王:贤明君主。⑻闲燕:清静,指清静的环境。⑼就:靠近。壄(y ),同“野”。⑽州:聚。⑾旦昔:犹旦夕、朝夕,指早晚之间,即日常。

提升作文素养,寻找作文素材,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suyang/>易优作文素养</a>。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可使杂处__________ ②不见异物而迁焉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句中“焉”的意义和用法。
  ①少而习焉_________ ②其心安焉_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____”通“____”意思是__________。
  4.翻译句子。
  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5.“见异思迁”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现在人们已经把它的意思引申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杂乱居住 ②不同的事物
  2.①兼词,相当于“于此” ②语气助词,译为“了”。
  3.“壄”同“野”,田野。 中小学生语文题库,中小学学生语文试卷,就来<A https://www.euzw.net/yuwentiku/>易优语文题库</a>。
  4.士、农、工、商这四民是国家的根本。
  5.见到不同的事物,专业思想受外界影响而动摇 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译文
  齐桓公说:“安定人民的住处,成全人民的事业,有什么办法呢?”管子回答说:“士、农、工、商这四民是国家的根本。不应该使他们杂居在一起。杂居在一起,他们的言语也就杂乱了,他们的事业也就混乱了,所以贤明的君主安置士民必定安置在清静的地方,安置农民必定(使他们)靠近田野,安置工民必定(使他们)靠近官府,安置商民必定(使他们)靠近市场。现在那些士民,都让他们聚拢在一起,集中安置在清静的地方,他们从早到晚都在这里从事自己的专业,自小就在这里学习,他们的心安定了,就不会见异思迁了。”
  1.①寇 御寇 道 清静无为 ②《愚公移山》智叟 愚公 移山 2.①请教 ②问 ③……的缘故,表原因 ④介词,把3.①不仅射箭,治理国家与修养自身也都该这样。 ②你知道你射中的缘故吗?4.“退而习之三年”且“守而勿失”。5.熟能生巧(同义词即可)。(略,理由要足以证明观点。) 苏州语文阅读写作培训课程推荐,<a https://www.euZw.net/miniform/type_1.html>苏州中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训</a>
  译文
  列子学射箭,已经能射中了,去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问:“你知道你能射中的原因吗?”列子回答:“不知道。”关尹子说:“不行!”列子回去又练习了三年,再次来报告关尹子。关尹子又问:“你知道你能射中的原因吗?”列子回答:“知道了。”关尹子说:“可以了,要牢记(学成的道理),并且不要丢掉。不仅射箭,治理国家与修养自己也都该这样。”

——(文言文阅读理解)初中文言文阅读《见异思迁》附答案及翻译,来自易优作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作文

《(文言文阅读理解)初中文言文阅读《见异思迁》附答案及翻译》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5-08



    2024-12-13-608117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