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题库 > 阅读理解
易优作文网——(文言文阅读理解)孟子《鱼,我所欲也》“公孙仪相鲁而嗜鱼”比较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孟子《鱼,我所欲也》“公孙仪相鲁而...


来源:内部资料  纠错

Word格式下载

全文900字

孟子《鱼,我所欲也》“公孙仪相鲁而嗜鱼”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下边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21—26题。(16分)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公孙仪1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2受鱼,必有下人3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

易优作文网名师改作文(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 ),易优作文评分系统,易优作文打分系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1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2即:假如。3下人:迁就他人。
  ­
  2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
  (1)蹴尔而与之()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3)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
  (4)其弟子谏曰()
  22.翻译句子。(4分) ­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
  (2)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
  23.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2分)
  ­
  24.乙文中哪句话表达了公孙仪的观点?(2分)
  ­
  25.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2分)
  ­
  26.概括这两个语段内容上的相同之处。(2分)

在线批改作文,<a href=https://www.euzw.net/jiaoshoulanmu/>易优名师作文批改</a>


  [答案]
  21.(1)用脚踢(2)通“辨”,分辨(3)特别喜欢(很爱好)(4)他,指公孙仪
  22.(1)一碗饭,一碗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得饿死。 (2)先生喜欢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给的)鱼,为什么呢?
  23.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或: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如用自己的话答出这个意思也可。)
  24.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25.公孙仪是个注重防微杜渐(清醒自律),清正廉明的人。
  26.两个语段都是写在利与义面前如何抉择的问题。

——(文言文阅读理解)孟子《鱼,我所欲也》“公孙仪相鲁而嗜鱼”比较阅读答案,来自易优作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作文,学阅读,提升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就来易优作文

《(文言文阅读理解)孟子《鱼,我所欲也》“公孙仪相鲁而嗜鱼”比...》添加时间:2024-12-13;更新时间:2025-06-12



    2024-12-13-610163
投诉与建议
此页面存在的问题*
违法违规
知识错误
抄袭他人
其他原因
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