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杞菊赋 并叙 苏轼
天随生自言常常食杞菊。及夏五月,枝叶老硬,气味苦涩,犹食不已。因作赋以自广。始余尝疑之,以为士不遇,穷约可也。至于饥饿嚼啮草木,则过矣。而予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贫。衣食之奉,殆不如昔者。及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廷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然后知天随生之言可信不谬。作《后杞菊赋》以自嘲,且解之云。
“吁嗟先生,谁使汝坐堂上称大守?前宾客之造请,后椽属之趋走。朝衙迭午,夕坐过酋。曾杯酒之不设,揽草木以诳口。对案颦蹙,举箸噎呕。昔阴将军设麦饭与葱叶,井丹推去而不嗅。怪先生之眷眷,岂故山之无有?”
先生听然而笑曰:“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何者为美?何者为陋?或粮核而瓠肥,或粱肉而墨瘦。何侯方丈,庾郎三九。较丰约于梦寐,卒同归于一朽。吾方以杞为粮,以菊为糗.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
注:苏轼四十岁作此赋,时任密州知县。密州即“郊西”。这年密州蝗虫成灾,民不聊生。
21.“赋”最早是《诗经》表现手法之一,“赋文”在___(朝代)得到发展。 (2分)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杞菊”、“草木”都是野菜的代名词。
B.苏轼“移守胶西”后生活条件恶劣,“不堪其忧”。
C.本赋使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引人入胜,不落窠臼。
D.本文曲笔隐忍,婉转嘲讽,寓怒骂于嬉笑之中。
23.对“人生一世,如屈伸肘”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活着就应该像手臂一样伸屈自如,活出自我。 B.人活了一辈子,受点委屈是免不了的。
C.人活一辈子,面对不同的境遇,要学会能屈能伸。 D.人只要能长寿,就不用管贫、富、美、陋。
24.作为太守,苏轼“为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作为作家,苏轼此“赋”与课本中的“赋”文相比有□□□□的特色。(3分)
25.王国维在《文学小言(六)》中说:“三代以下的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请对照本赋,从中你能看出苏轼怎样的人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1.汉代或汉朝
22.B
23.C
24.廉洁奉公、艰苦朴素1分节衣缩食、勤政爱民;形式创新(新颖)
25.要点:从新颖的构思看出有创新精神;从“怀疑”到“可信”看出实事求是;从“家日益贫”还能作赋自嘲看出平和的生活